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知将*且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知将*且行...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知将*且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知将*且行,必置人于殽、渑阨陋[1]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何不从此右去,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洛阳,使殽、渑间,果得伏兵。

太尉会兵荥阳,坚壁不出。吴方攻梁急。梁请救,太尉守便宜,欲以梁委吴,不肯往。梁王上书自言,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亦不奉诏,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后。吴兵求战不得,饿而走。太尉出精兵击破之。

吴王之初发也,少将桓将*说王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以山河之险,而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可得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老将皆言:“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吴王不许。假令此计得行,亚夫未遽得志也。

晋时,吴人于*碛[2]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中,以逆拒舟舰。濬作大筏数十,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铁锥,锥辄着筏而去;又作大炬,灌以麻油,遇锁燃炬烧之,须臾断绝,舟行无碍。

唐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循环不休。李光弼命索*中牝马[3],得五百匹,絷[4]其驹而出之。思明马见之,悉渡河,尽驱入城。思明怒,欲泛火船烧浮桥。光弼先贮百尺长竿,以巨木承其根,毡裹铁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能进,须臾自焚尽。

  冯子曰:岳忠武论兵曰,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愚以为“智”尤甚焉。愚遇智,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

(取材于冯梦龙《智囊》)

注释:[1]阨(è)陋:险隘的山谷。[2]*碛(qì):长*水浅有沙石处。[3]牝(pìn)马:母马。④絷(zhí):拴。

15.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16.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留下城邑  留下:保留。

B.*碛要害处 要害:险要。

C.须臾断绝  断绝:断开。

D.循环不休  循环:轮流。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吴王知将*且行  且兵事尚神密

B.吴王之初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巨木承其根   先帝不以臣卑鄙

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

希望大王沿途经过城市都不要停留,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械库。

B.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

这个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考虑大局呢。

C.思明马见之,悉渡河,尽驱入城。

史思明的马见到了母马,都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

D.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中,以逆拒舟舰。

又打制了铁锥,有一丈多长,悄悄地放置在*水之中来阻挡船舰通行。

1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意见,到了洛阳之后,就派人到殽、渑等地方四处搜查,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B.周亚夫派遣轻骑兵断绝了吴、楚*队的后路。吴兵由于饥饿而撤退后,周亚夫再出动精兵大破敌*。

C.吴王并没有同意桓将*的说法,而是假装让这个计谋得以实施,致使周亚夫这一战并没有获得成功。

D.李光弼的五百匹母马所生的小马全被拴在城内,母马想念孩子,因此不会被河对面的公马吸引而去。

20.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4分)

①关于官职变动,“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中的“拜”指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则表示。(2分)

②文中提到岳飞说“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其中“仁、智、信”和“”以及“”被合称为儒家“五常”,指的是人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2分)

【回答】

15.智胜/智遇尤智/尤智胜/故//或不战而胜/或百战百胜/或出新意而胜/或仿古兵法而胜/天异时/地异利/敌异情/我亦异势。

16.A

17.B

18.A

19.C

20.①(2分)授予官职降职②(2分)义礼

【解析】

15.

试题分析: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也就是说,在进行断句时,可抓住文言文词*的组合特点,抓名(代),找主干。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留下:停留而攻下。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A项,将要/而且B项,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C项,介词,在/介词,对D项,介词,用/介词,因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正确的理解是“希望大王不要进攻沿途所经过的城市,(而是)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械库”。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吴王并没有同意桓将*的说法”错。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这样去伪存真,就可以筛选出正确的信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0.

试题分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汉景帝时期,)吴、楚谋反,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攻打他们。出发后,来到霸上,赵涉拦住(周亚夫)进言说:“吴王知道将*将出征,一定(会)安排人员在殽、渑等狭隘的山道间(埋伏)。况且用兵打仗讲究出其不意,将*为什么不从此地朝右进发,直接进入*械库,击响*鼓。诸侯们听到后(会)认为将*是从天而降的。”周亚夫按照他的意见,到洛阳(就)派(人)到殽、渑(等地山)间,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太尉在荥阳*了各路*队,坚守不出。正遇到吴国攻击梁国很急迫。梁国求救,太尉坚守有利地形,想要把梁国舍弃给吴国,不肯去。梁王上书亲自求救,汉景帝派使者传诏救梁国。周亚夫也不接受诏令,(而是)派轻骑兵断绝吴、楚*队的后路。吴兵想打仗打不成,(由于)饥饿而撤退,(这时)周亚夫(才)出动精兵,打败了吴、楚*队。

吴王在刚开始发兵的时候,少将桓将*劝吴王说:“希望大王不要进攻沿途所经过的城市,(而是)直接向西猛烈(进攻),占领洛阳的*械库,(夺取)敖仓的粮食,用山河的险阻来号令诸侯,(这样)即使没有入关,天下(也)可以到手了。(如果)大王缓慢前进,攻打城市,汉*的车兵和骑兵一到,(迅速)进入梁、楚的郊野,(那就会)大事不妙了。”吴王的老将们都说:“这个年轻人冲锋陷阵可以,哪里知道考虑大局呢?”吴王没有同意(桓将*的意见)。假如这个计策能够实行,(或许)周亚夫(就)不会那样顺利地平定叛乱了。   

晋朝时,吴人在长*中水浅有沙石的险要之处,用并起来的铁锁链来拦截对方的船只;又打制了铁锥,有一丈多长,悄悄地放置在*水之中来阻挡船舰(的通行)。王濬打造了数十只竹筏,让善于游水的士兵划着竹筏作先锋,遇到铁锥,铁锥就叉在竹筏上面(顺*漂流)而去;接着又准备很大的火把,淋上麻油,遇到铁链就点上火把来烧,片刻(就将铁链)烧断了,船舰(得以)通行无阻。

唐朝史思明有上等好马一千多匹,每天带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轮流不停。李光弼教(人)找寻*中的母马,得到五百匹,拴上它们所生的小马,把母马都牵出去。史思明的马见到了,都渡过黄河,全都被驱赶入城。史思明生气了,想放出着火的小船烧毁浮桥。李光弼事先积藏上百尺的长竿,用巨大的木头抵住长竿的根部,用毛毡包裹着铁叉安置在竿头上,来挡住火船叉住它们。船不能向前漂流,片刻就自己烧光了。

冯先生说:岳飞论兵法说,(为将用兵)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我认为“智”尤其重要啊。愚蠢的碰到聪明的,聪明的胜;聪明的遇到更聪明的,更聪明的胜。因此有不战而取得胜利的,有百战百胜的;有用新的战法获得胜利的,更有仿效古人的兵法而获胜的。天时、地利、敌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对敌作战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d81qj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