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

问题详情: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

(1)从对温度变化适应*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海藻**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浓度较低时,酶活力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图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__次,之后酶活力明显下降。

(4)固定小麦酯酶采用双重固定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通过分析图*可知,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包埋效果最好,此时的酶活力最高,当海藻**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因此酶活力较低。由于小麦酯酶分子很小,很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直接包埋,而是采用双重固定法。

* (1)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 (2)3% 海藻**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 (3)3 (4)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知识点:酶的应用

题型:填空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dz8o5p.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