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探秘乐山大佛  ①古代的乐山是三*汇流之处,岷*、青衣*、大渡河三*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探秘乐山大佛  ①古代的乐山是三*汇流之处,岷*、青衣*、大渡河三*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

问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探秘乐山大佛  ①古代的乐山是三*汇流之处,岷*、青衣*、大渡河三*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探秘乐山大佛

①古代的乐山是三*汇流之处,岷*、青衣*、大渡河三*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地凶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颠覆,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召集人力、物力修凿乐山大佛。

②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③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④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砂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

⑤大佛的耳朵是木质的。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内侧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

⑥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致为雨水侵蚀。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两侧排解的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这些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⑦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确曾有过大佛*。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后遭毁。维修者将重建天宁*的记事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被毁。

1.    本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2.本文围绕“乐山大佛”哪些方面展开说明?

3.文中画线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大佛的排水系统的巧妙体现在哪些方面?

5.本文③-⑦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要地分析一下。

【回答】

1.本段介绍了建造乐山大佛的缘由,引出说明对象——乐山大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段首的作用,解答时首先要概括这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表述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文章从乐山大佛的建造历史,佛像整体构造,还有排水系统,胸部的藏脏洞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的把握。第①段介绍了乐山大佛修凿的原因,第②段介绍了大佛的修建历程,第③④⑤段介绍了乐山大佛的构造,第⑥段介绍了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第⑦段介绍了大佛胸部的藏脏洞。

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乐山大佛的规模之大,使文章内容更加准确具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画线句大量使用数据,可以看出是列数字,这些数字都非常庞大,目的就是突出乐山大佛规模的雄伟。

4.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佛头部的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两侧排解的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左右相通洞穴。这些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第⑥段分别介绍了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头部螺髻中、衣领和衣纹皱褶、两耳背后靠山崖处等处的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

5.采用了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先介绍大佛的整体规模,再从顶上的螺髻、耳朵、排水系统和藏脏洞这几个方面从局部进行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说明顺序。本题限制了段落,第③段写了大佛的整体规模,第④段介绍大佛顶上的螺髻,第⑤段介绍大佛的耳朵,第⑥段、第⑦段分别讲了大佛巧妙的排水系统和藏脏洞。从这些内容中不难判断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eyy63w.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