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關於周書的百科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人歷來愛喝粥:關於粥的文字,最早見於周書:黃帝始烹谷為粥。*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為食用...
下面這幅書法作品的內容出自《尚書.周書.周官》,**在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也曾引用這兩句話,勉勵廣大青...
逸周書造句怎麼寫
  • 逸周書造句怎麼寫

  • 第三章是對《逸周書》動詞的語法分析。第五章從語義角度對《逸周書》動詞進行分類。《逸周書》是一部很重要的先秦古籍,其成書年代至今仍眾説不一。《逸周書》是先秦時代的一部重要史學著作,書中所記史事上起周文王,下至周景王,綿亙五百多年。第四章分述《逸周書》中的單音節...
  • 26557
(2020·山東省濰坊一中高三月考)“國家”一詞,最早見於西周文獻。在《今文尚書。周書》中,“國家”一共出現過...
《周書》造句怎麼寫
  • 《周書》造句怎麼寫

  • 1、《周書序》主要概述《周書》諸篇寫作緣由,是研讀《周書》的門徑。2、《周書》卷二五《李賢列傳》。3、北周及隋朝正史,被採納,主編《周書》,封彭陽郡公。4、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5、3年後,隨着北周的滅亡,李娥姿出俗為尼,改名常悲《周書》卷9。6、‘鑌鐵‘最早文...
  • 8304
據《逸周書·度邑》記載,武王曾稱讚周公為“大有知”,認為只有周公“可瘳於茲”,能夠穩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張“乃...
周書造句怎麼寫
  • 周書造句怎麼寫

  • 1、──《尚書·周書·君陳》19。2、《周書序》主要概述《周書》諸篇寫作緣由,是研讀《周書》的門徑。3、《尚書·周書》中説:“成王將崩,命召公。4、《尚書周書君陳》由來大度士,不受流俗侵。5、第二章《尚書·周書》的形容詞*謂語。6、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
  • 5897
元朝時管轄大都及其周圍地區的機構是   A.中書省   B.尚書省   C.門下省   D.行中書省
語文綜合運用。 班級開展了“我愛文學”讀書周活動,準備在本週五下午3點,在本班教室開展關於讀書的主題班會活動。...
《安靜(周國平書籍)》經典語錄
  • 《安靜(周國平書籍)》經典語錄

  • 經典語錄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我對一切太喧囂的事業和一切太張揚的感情都心存懷疑,它們總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亞對生命的嘲諷:“充滿了聲音和狂熱,裏面空無一物。”一個人要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 24356
閲讀短文,回答問題孔子的灑脱周國平      我喜歡讀閒書,即使是正經書,也不妨當閒書讀。譬如説《論語》,林語...
某班組織了一次讀書活動,統計了10名同學在一週內的讀書時間,他們一週內的讀書時間累計如表,則這10名同學一週內...
假定你是李華,為了提高學生讀書熱情,你校將舉辦*中學生讀書周(theInternationalHighSch...
史書記載:西周建立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實行的*制度是(   )A.*...
周書楷造句怎麼寫
  • 周書楷造句怎麼寫

  • 葛林告訴周書楷,就法律與*及共同利益各層面而言,此項決定被認為是處理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
  • 30242
眼界與讀書趙暢(1)眼界之於讀書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2)眼界決定了讀書的目的歸宿。周總理讀書時,提出“為...
錢鍾書(1910-1998年)先生所著《管錐編》一書,近130萬字,考*和詮釋《周易》、《左傳》、《史記》、《...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經典語錄
《戰國策》簡稱《國策》,屬國別體史書,是漢代  ①  根據歷史文獻整理編輯而成。全書分西周、東周等  ②  策...
.小周同學在圖書館看到一本史書,目錄如右圖, 根據所學知識判斷這本史書應是 A.《論語》           ...
史書記載,西周建立後“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出西周實行的*制度是A.世襲制  ...
某班組織了一次讀書活動,統計了10名同學在一週內累計的讀書時間,如表所示,對於這10個同學的一週累計讀書時間,...
下面是你與書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對話,請根據情景補全。你:魏先生,您好!下週是我校的“書法活動周”,我們誠摯邀請您...
《人間草木(周寧書籍)》經典語錄
  • 《人間草木(周寧書籍)》經典語錄

  • 經典語錄出世者思考如何生,入世者思考如何死。世間的善良導致軟弱,軟弱是渴望不朽的人面臨的最大的惡。你是世間的王,就得決絕人世,孤獨痛苦地生活萬仞壁前,一人獨靜。經歷苦難的人不懼怕苦難,沒有不幸的人才真正不幸信仰是一種愛,愛得深了,就成為信仰。出自和有者思考如主的生,入...
  • 25984
.根據你學過的知識,下列四本書在焚書坑儒之後,還能閲讀的是(     )   A.《周易》   B.《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