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閲讀下面古詩,完成12~13小題(共10分)移居(其二)陶淵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閲讀下面古詩,完成12~13小題(共10分)移居(其二)陶淵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古詩,完成12~13小題(共10分)移居(其二)陶淵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閲讀下面古詩,完成12~13小題(共10分)

移居(其二)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①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將:豈。②紀:經營。

15.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的兩項是 (     )(     )(4分)

A.全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與友人邊飲酒邊斟酌詩句。

C.“相思則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無為忽去茲”意思是不要急着離開這種生活。

E.最後兩句是説應該通過自己的*勤勞作解決衣食問題。

16.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的樂趣,請具體説明表現了什麼樂趣,這種樂趣是怎樣表現的?(6分)

【回答】

15.DE 。(4分)A項,全詩並未生動地描寫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情景,而是以描寫美好的人際關係為主,最後四句以議論作結;B項“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應為“倒酒、喝酒”之意,並非“邊飲酒邊斟酌詩句”;C項“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誤,應為披上衣服起來談笑。

16.第一問:感受到一種美好的人際關係,即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純真而質樸的友情。第二問:這種樂趣主要是通過“過門更相呼”至“言笑無厭時”六句對具體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現出來的。(6分)

    詩歌一開頭,作者就勾畫出了登高賦詩,不虛佳日的場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賦詩。能“賦新詩”,可以看出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農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較相投的士人。這登高賦詩,也自是文人騷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時,一有良辰美景為之助興,二有“素心人”相伴,他們自由地敞開心扉,賦詩言志。在賦詩中忘卻塵網之苦,獲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是一個生活場面。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嚐。我們彷彿聽到了那親切的招呼聲,彷彿看到了他們喝酒時那悠然自得的樣子。這裏,人與人之間率真融洽的關係表現出來了。這又是一個生活場面。他們“農務各自歸”,但“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這裏緊接上兩句,寫閒暇時的情景: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一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意思是説,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將”,即“豈”的意思。“勝”,美好。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實際上卻藴含着深深的慨歎: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田野、披衣相訪,這種生活是多麼愜意,而官場上有的卻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有此對比,所以詩人才説:“無為忽去茲”。這裏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衣食當須紀,力氣耕不欺吾”,這兩句詩是這首詩的又一個層次,是詩人對勞動生活的認識。就是這兩句詩,使全詩的內容更加豐富深刻。詩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可以看出雖然詩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時也過着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他放棄躬耕,實際上他不僅沒放棄躬耕自資的生活,而且認識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的。這兩句詩可説是《移居二首》的靈魂,沒有它,什麼“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資 ”的生活,正是維繫他們感情的紐帶,是他們歡樂的根源啊。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mo/exercises/3ed7zl.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