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陽關古道蒼涼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裏?它還是那麼荒涼、那麼令人...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陽關古道蒼涼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裏?它還是那麼荒涼、那麼令人...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陽關古道蒼涼美寅公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裏?它還是那麼荒涼、那麼令人...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陽關古道蒼涼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陽關。陽關在哪裏?它還是那麼荒涼、那麼令人感傷嗎?於是,一縷思緒把我帶到了古陽關遺址。

古陽關位於敦煌城西75 公里的古董灘上,三面沙丘,沙樑環抱。它與玉門關遙相呼應,像兩顆明珠鑲嵌在一段漢長城的兩端,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並不起始於王維的那首《渭城曲》 ,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後來,“陽關道”成為光明大道的代名詞。

在去陽關古城的路上,只見沿途平沙千里、荒無人*,戈壁灘與藍天相互對峙,偶爾有岌岌草、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點綴在遠處,把廣裘的戈壁灘映襯得更為荒涼。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線鋸齒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條林帶。我們的汽車駛進林帶,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的海洋。這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彷彿就是可愛的*南水鄉。

汽車穿過禾田,鑽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駛去。我們登上烽火台,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上面寫着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卻只見紅沙渺渺,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陽關古城,以雪山為屏,原也有過美麗的環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豐美的地方,只是由於種種天災人禍,才成了連天的荒漠。如今,古陽關已被流沙掩埋,當年築城用過的石頭也已經風化為紅塵,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出的板結地面。山下南面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餘座大沙樑。沙樑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顏*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磚磨製的。用陽關硯磨的墨冬不結*,夏不縮水,用來寫毛筆字十分方便。聽着旅伴的介紹,我不由感慨起來,好像這淒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陽關,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隘,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哲學家站在這兒宣稱,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詩人站在這兒,與朋友依依不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道上留下足印的並不是哲學家與詩人,而是戍守邊關的將*和士兵。這陽關古道對他們來説,無異於是一道生死關,歸鄉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夢,像陽關上的那彎月,清冷而高遠。他們在這條原本傳播文明的古道,沖沖殺殺…… 於是,這些走進生死之劫的將*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他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着無數人的心靈。

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穿*,滿是淒涼悲惋。然而,今天陽關附近,則已出現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遊人漫步這裏,既可憑弔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峯的自然風光。“何必‘勸君更盡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且把它還給古詩人!什麼‘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是郭小川的詩句吧!

1.根據文意,説説古陽關為什麼聞名遐邇.

2.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的海洋。

   (2)好像這淒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3)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

3.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

4.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回答】

1.*:(1)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2)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3)王維《渭城曲》中對古陽關的感歎,(4)有關“陽關道”的民諺廣為流傳。

解析:本題為歸納內容要點。陽關聞名起始於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絲綢之路的必經關口,又聞名於《邊塞曲》, “陽關道”更成了光明大道的代名詞。答本題時注意文中説“不起始於”並不意味着不是聞名遐邇的原因。

2.*:(1)寬廣的綠*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生了驚喜之感。(2)城磚磨製的陽關硯,藴含着歷史文化氣息,使我對陽關古城的感覺也變得温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經歷,使戍守邊關的將*和士兵對生活有着深刻而豐富的人生感觸,給後人留下了哲理和詩情。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先抓住句子的修飾語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總起句,則在句子所涉及的範圍提取關鍵詞釋義。是總結句則在上文尋找,是過渡句則在上下文中提取相關信息,第三,看語境,找鄰近句,結合文章中心理解。第四,分析句子所反映的情感。(1)要理解“綠*的海洋”的借喻意;(2)要理解“淒冷”“暖意”的具體內涵以及對比的作用。(3)要明確“哲學家與詩人”這一詞語在文中的臨時語境意。

3.*:(1)古代的*事重鎮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廣袤雄渾;(2)昔日林草豐美的陽關古城,如今已是紅沙渺渺,蒼涼悲壯;(3)古人對生離死別的感慨,道盡人間滄桑,淒涼悲惋。

解析: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蒼涼美”,在文中分層尋找。*要包含這樣幾層:路途所見,陽關古城所見,哲學家與詩人的感慨。尋找關鍵詞“荒涼”“淒冷”“清冷”“淒涼悲惋”即可。

4.*:(1)表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今日美麗富饒的陽關的讚美。(2)迴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使文章前後照應,並強化了作者的觀點。

       解析:考查引用這一修辭的作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何必”“什麼”這樣的語氣詞明顯表現了作者的自豪,這一自豪來源於陽關今天的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考察作用的題目,要從材料本身的作用,與上文(包括開頭)、下文(包括結尾)的作用,對錶達主題和思想感情的作用幾個角度考慮。

知識點:現代文閲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mo/exercises/ljqng5.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