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名人语录

> 路易斯·达特内尔经典语录

路易斯·达特内尔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废墟在我内心引发了宏伟的想法,一切都会归于无形,一切都会消失,一切都会逝去,只有世界长存,只有时间永续。

路易斯·达特内尔经典语录

“若是发生了某种灾变,严重到足以令科学的进展停滞,让工匠的劳作中断,使我们这个半球的一部分重新陷于黑暗,那么紧随其后的时刻便才是这样一部作品最为荣耀的时刻。”

发达国家的居民已经与维持其生存的文明过程脱节。作为个人,哪怕是对于制造食物、避难所、衣服、*物、原料或者关键物资等基本技能,我们都表现出惊人的无知。我们的生存技能已经退化到这样的程度:假如现代文明的生命支持系统失效,假如食物和衣服不再奇迹般地出现在商店的货架和衣架上,大部分人类都将过不下去。当然,曾几何时每个人都是生存专家,那时候人们与土地的联系更加密切,对生产方法更加熟悉,而要想在后末日世界中生存下去,你需要倒转时钟,重新学习这些核心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每一项现代技术背后,都有着大量关联成网的其他技术作为支撑。仅仅了解每一个零件的设计和材料,远不足以制作出一部iPhone。这部手机雄踞在一座庞大金子塔的塔尖,而构成塔身的则

令人吃惊的是,当欧洲开始从漫长的黑暗时代走向文艺复兴,*的进步却慢了下来,并最终走向停滞。*的经济继续增长,这主要归功于内部贸易,增长的人口享受着持续不变的高生活水平。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进步,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事实上,一些创新后来还被丢掉了。三个半世纪之后,欧洲赶了上来,英国开始了工业*。

一个社会最显而易见的特征或许是其巨大的纪念碑,或者是艺术品、音乐或者其他文化产品,但是支撑文明的根基却是诸如农业生产、污水处理和化学合成这样的基础活动。本书将关注决定*的科学和技术,因为它们是通用的:特定的物理定律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效,哪怕几千年之后的社会也仍然有那些可以通过技术来满足的基本需求——食物、衣服、电力、交通等等。艺术、文学和音乐是我们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没有它们,文明的复原也并不至于被拖后五百年,而且后末日时代的幸存者们会发展出与他们自己息息相关的情感表达。

任何一部灾难电影中似乎都必不可少的一幕场景是,在一个全景镜头中,宽阔的公路上密密麻麻地堵满了试图逃离城市的车辆。随着绝望情绪的不断增长,极端的公路暴怒事件每每爆发,直到驾驶者和其他已经把路肩和车道弄得乱七八糟的人一起放弃车辆,加入了用双脚继续前进的巨大人群。即便没有直接的危险,任何破坏了分配网络或者电网的事件都会令城市无法满足自己对资源的贪婪需求,迫使其居民在饥饿中逃离:大量的都市难民涌入周围的农村搜寻食物。

幸存者面临的最重大问题是,人类知识是集体共有的,分散在全部人口当中。没有任何个人知晓维持社会关键过程运行所需的足够知识。即便钢铁铸造厂里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师幸存下来,他所了解的也仅仅是他本人工作的细节,对铸造厂里其他工人所掌握的、为维持生产不可或缺的知识,则知之甚少——更别提如何开采铁矿石或者提供让工厂运行的电力。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那些最显眼的技术仅仅是*山一角——这不仅是说它们建立于一个支持生产的巨大制造和组织网络之上,还因为它们代表了很长一段进步和发展史留下的遗产。在空间和时间中,*山都不为人所见地延伸着。

在严重的危机面前,社会契约可能会中断,继而造成法律和秩序的整体崩溃。要想看到社会契约的局部断裂造成的后果,我们无需把目光投向他处,这颗星球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就曾有过实例。新奥尔良市被狂暴的卡特里娜飓风彻底损毁,但是正常社会秩序的迅速恶化和混乱的爆发,是在城市居民绝望地意识到本地当局已经消失,而且救援并不会很快到来之后。

文明崩溃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会觉得现代手机的内部机理完全无法理解,微芯片电路的走向细微得用肉眼无法辨认,而其目的则更是彻底地深不可测。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在1961年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在大灾之后的时代,令人懊恼之处在于,这些不可思议的技术并不属于某种远在繁星之间的外星人,而是属于我们自己过去的某个世代。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celebrity/j47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