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2分)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2分)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2分)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2分)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皆称仲尼。*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名亦呼为字,字固呼为字。

偏傍之书,死有归杀①,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②;丧出之日,门前然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③。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议所当加也。

《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④,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政(只)为常所讲习,讎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若寻常坟典⑤,为生什物,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

*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燕)享焉。……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交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节选自《颜氏家训·风*篇》)

【注】①归杀:也作回煞,旧时迷信谓人死之日若干日灵魂回家一次叫“归杀”。②厌(yā)胜:古代一种巫术,指以诅咒制服人或物等③。章断注连:上章以求断绝死者之殃染及旁人。注连,传染的意思。④杯圈:一种木制饮器⑤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籍。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尔之后,命子拜伏      尔:如此      B.必有志均义敌   敌:敌对

C.儿生一期                 期:周年        D.门前然火      然:通“燃”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验贪廉愚智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若寻常坟典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乃儒雅之罪人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D.亲表聚集,致宴享焉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5.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一个人的名和字是代表不同的意思的,名代表自己,而字则代表着这个人的德行,我们常说的“避讳”一般是指讳字。

B.在节选的文中,作者从“名字”“归杀”“废物”“试儿”“结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风*德行的一些看法。

C.作者认为“结拜”是不能随意为之的,结拜者要有共同的志向,而且,也要讲究一定的仪式,不能太草率。

D.本文节选自《颜氏家训·风*篇》,风*是指士大夫的门风节*。作者从传统经学出发,结合当时的实际,论述了对名讳、结交等流行风尚的看法。

16.下列文言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选自《孙子兵法·始计》

A.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B.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C.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D.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4分)    

(2)既不读用,无容散逸,惟当缄保,以留后世耳。(4分)   

(3)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4分)    

【回答】

【*】

13.B

14.A

15.A

16.B

17.(1) 古时候,名用来表明本身,字用来表示德行,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字就可以作为孙辈的氏。   (“正体”1分, “以”1分 ,“终”1分,“孙氏”1分  )     

(2)译文:已经不读不用,那也不该(不能容忍)分散丢失,而应封存保留来传给后代 。(“既”1分,“散逸”1分,“缄”1分“留”1分)       

(3)译文: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及”1分,“ 见” 1分,“ 乃” 1分,“ 重负” 1分 )

【解析】

13.

试题分析:敌,相当。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此题*D即为通假字。*B把给的“敌对”代入原文解释不通,可借助语法分析的“对应法”推测,原文“必有志均义敌”前面“志”“义”对应。后面的“均”“敌”也应对应,“均”是相当的意思,“敌”也应是这个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A连词“来”,B连词“如果”/“像”,C动词“是”/副词“才”,D助词不译/兼词“于之“。文言虚词的题目心中一定要明确词*和意义的区分,比如此题的“以” 要区分是作介词、连词、还是动词;“焉”要区分是作代词、副词、还是兼词、助词;“若”要区分是代词还是连词、动词;“乃”要区分是动词、副词还是代词。试题的组成由一句文中句子和一句课本句子组成,文中句子还可以推断,课本如果不熟那简直是灭顶之灾,所以文言文基本要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避讳”一般是指讳名。原文“*南至今不讳字也”可知是“讳名”。此题属事件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此题“者”“也”后分别断开,“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是对应的并列句子,中间应该分别断开。

【参考译文】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协助我方*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

考点: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B。  

17.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1)正体——表明本身,以——用来,终——死后,孙氏——孙辈的氏。既——已经,散逸——分散丢失,缄——封存,留——保留。(3)及——牵连,见——受到,乃——才,重负——更对不起国家。(被动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古时候,名用来表明本身,字用来表示德行,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字就可以作为孙辈的氏。孔子的弟子记事时,都称孔子为仲尼。*南地方至今对称字不避讳。黄河以北地区人士对名和字完全不加区别,名也叫做字,字自然叫做字

旁门左道的书里讲,人死后某一天要“回煞”,这一天子孙逃避在外,没有人肯留在家里;要画瓦书符,作种种巫术法术;出丧那天,要门前生火,户外铺灰,除灾去邪,送走家鬼,上章以求断绝死者所患疾病之传染连续。所有这类迷信恶俗做法,都不近情,是儒学雅道的罪人,应该加以*劾检举。

《礼经》上说;“父亲留下的书籍,母亲用过的杯圈,觉得上面有汗水和唾水,就不忍再阅读使用。”这正因为是父亲平常讲习,经校勘抄写,以及专门使用,有遗迹可供思念。如果是一般的书籍,各种日用品(公用的器物),怎能统统废弃不用呢?已不读不用,那也不该分散丢失,而应封存保留传给后代。

*南的风俗,在孩子出生一周年的时候,要给(他)缝制新衣,洗浴打扮,男孩就用弓箭纸笔,女孩就用*尺针线,再加上饮食,还有珍宝和衣服玩具,放在孩子面前,看他动念头想拿什么,用来测试他是贪还是廉,是愚还是智,这叫做试儿。聚集亲属姑舅姨等表亲,招待宴请。

四海五湖之人,结义拜为兄弟,也不能随便,一定要志同道合,始终如一的,才能够和他谈论结拜之事。一旦如此,就要叫自己的儿子出来拜见,称呼对方为丈人,表达对父辈的敬意,自己对对方的双亲,也应该施扎。近来见到北方人对这一点很轻率,路上相遇,就可结成兄弟,只需看年纪老少,不讲是非,甚至有结父辈为兄,给子辈为弟的。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1l2m8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