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漫成一首① (杜甫)*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漫成一首① (杜甫)*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

问题详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漫成一首① (杜甫)*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漫成一首①  (杜甫)

*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即公元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即现在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②联拳,屈曲貌。③拨剌(bōlà),象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清月近人”这句诗大异其趣。

B.二、四两句分写了*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与一、三两句的“静”景对比鲜明。

C.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5.诗歌最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其内容,说说其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回答】

14.A、B(A中,“*月去人只数尺”与“*清月近人”两句,就趣味而言,可谓异曲同工,绝非“大异其趣”。B中,其一,“风灯”并非“*风吹打桅灯”,而是指挂在桅杆上的渔灯。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二,其时*间并没有风,否则*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见了。所以第二句也并未写“动”。)

【注意】选对A得2分,选对B得3分。

15.诗歌后两句,作者写景使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对比”“衬托”等说法也对)的手法。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以动衬静,愈见其静。透露出诗人对安谧恬静的自然生命的喜爱之情,可见其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2en05o.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