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

问题详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左②异,唯柳*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③宅。怕梨花落尽成秋*。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南一隅,*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左:泛指*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小乔),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    

         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

        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寒恻恻”写的是一种体肤之感,这种感觉既来源于衣单不耐春寒的现实状况,更多地来自于“空

        城晓角”的心理感受。    D.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体

         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之意。    E.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 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 

         内心由“都是*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1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6分)

【回答】

14.BC(选对一项给3分,两项5分。A项《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没有表达“客中凄凉”的意味;D项“池塘自碧”四字以池水的无情表达人之多感多情,并无指责池水占尽春*之意;E项“由‘都是*南旧相识’所引发”理解错误。)   15.①诗人看尽柳*的风光,觉得此乃*南旧识,这鹅黄嫩绿的垂柳就带有了诗人客居异乡的万般愁绪;②异乡又逢寒食,诗人唯怕花落春去,可见诗人惜春伤春的迟暮之悲;③全词写生机勃勃的柳*春景,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凄清,这些景象则暗含了诗人伤时感世的家国之痛。(每点2分。此题考查对“有我之境”的分析,实际上考查诗歌景与情的关系。答题时可根据题目对“有我之境”的提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从“我”的思想情感与“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9elyk9.html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