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古代诗歌阅读(6分)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

古代诗歌阅读(6分)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

问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6分)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

古代诗歌阅读(6分)

落 日 怅 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16.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这首诗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6.(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2)年华渐老,感时伤逝。

17.

角度一: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自然。

角度二: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角度三: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 “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

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比,反映了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只答比喻也可以)

角度四: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

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答对技巧得1分,分析结合诗句,语言表达流畅2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此诗为游子怀乡之作。诗人抓住了秋天日落这一刹那的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此时此刻微妙复杂的思想活动。先“怅望”云去鸟飞之景,触动乡愁旅恨;再“怅望”夕阳余晖之景,加重乡愁,进而触发内心深处年华老去的感伤。这首诗诗有景有情,景与情高度统一,融合为一体。语言明白如话,概括力强。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

试题分析: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对于这首诗来说,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细细玩味,可以发现此诗是颇见匠心的。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而“宿鸟归飞急”引起归心似箭,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超脱而有浑劲。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如上述),则又失去这层好处。

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edy7jd.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