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yīn,寂静无声

20.整首诗是以        为线索来写的,全诗由黄昏最后写到         。

2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回答】

20.时间     深夜(2分,一空1分)

21.(4分)本诗刻画了一个羁旅在外、孤单寂寞、夜不能寐、疲惫不堪的游子形象。题目中的“宿”“旅馆”表明了诗人羁旅漂泊的游子身份;“寒林残日”,乌鸦归巢,再加上明灭的油灯营造出的冷清气氛,体现了诗人孤寂的心情;从“假寐”到“卧卧听”的动作转换可见诗人深夜难以入眠,心情纷乱惆怅;“疲马”“残刍”表现马非常疲倦,这也表现了诗人旅途之中的奔波劳累(结合诗句分析诗人形象,分析出1点得1分,分析不足酌情扣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是诗人投宿于巨野(今属山东)旅舍时一首抒情绝句,诗的一二两句由“残日”到“青灯”,由暮写到夜,由野外写到室内,诗的三四两句由“小雨”“人假寐”到“卧”“疲马”,由坐写到卧,由雨写到马,全诗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客观景物为衬托,表露了凄风苦雨中人生飘泊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思路,这类题目可以从诗句作用设题,也可以从诗歌结构、写作顺序设题。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分析诗的结构思路,从大的方面说,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系,了解有的是按时间顺序成诗,有的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有的是先叙事再抒情,也有的是先议论抒情最后再写景;从小的方面说,针对某句的总起、过渡、铺垫、照应等都要分析到位。

21.

试题分析:诗的一二两句形成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寒林”,除了写荒郊野景,黄叶零落,林木萧疏,还暗寓着季节。“残日”,也是一方面绘景,红日西沉,暮霭弥漫,同时也明点着时间,已近黄昏之时。冬日傍晚,“欲栖乌”,也就是“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残晖笼罩着疏林,寒林的梢顶盘旋着归鸦,构成了暗淡凄冷的意境。第二句由外景转为内景:“壁里青灯乍有无。”“青灯”,即油灯,其光发青,故名。“乍有无”即乍有乍无,也就是灯光忽闪忽闪,时亮时暗。这是由于灯芯小,且有风吹的缘故。乌鸦归林,旅人投宿,在此日暮天寒之际,寓居于灯影幢幢的旅舍之内,诗人心旌摇荡,思绪纷乱。诗的三四两句宣泄了一种空虚、落寞的情绪。“假寐”,指不脱衣冠而睡,通常指坐着打盹儿。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外面下起了淅淅小雨,更使人增加愁闷。终因时间过久,解衣而卧,但怎么也不能入眠,还听到槽头的马在嚼着草料。夜阑人静,疲马嚼着残刍,窸窣之声,更使人觉得深夜的沉寂。“疲马”是疲倦的马,“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疲马啮残刍”,既表明时间之久,夜之深,又表现声音之弱。卧听着疲马啮着残刍,触动着诗人疲于奔波,深感孤寂的情怀,更使他久久不能入眠。这首诗刻画了一位羁旅之中感到飘泊无定、前路茫然的诗人形象,颇具功力。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设问方式一般为“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等。可单独设题,也可以渗透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考点之中。解答时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抓住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角度分析;②抓住环境的烘托渲染、他人他物的对比衬托等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角度分析;③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④积累常见的形象及特征,如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等。一般的答题步骤为:①明确形象;(*格特征+身份);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ey3kdz.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