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

问题详情: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上高县学记   苏辙

    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受成、献馘,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也速。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也。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盖古之君子正颜*、动容貌、出词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子游为武城宰,以弦歌为政,曰:“吾闻之夫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夫使武城之人其君子爱人而不害,其小人易使而不违,则子游之政岂不绰然有余裕哉?

    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教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

    元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眉山苏辙记。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习其耳目    习:练习     B.是以其政不烦      烦:急躁

C.其刑不渎    渎:轻慢     D.而县亦无学以诏民    诏:命令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揉而熟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而民之化也速         吾从而师之

 C.乃谋建学官             君乃亡赵走燕

 D.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    还*霸上,以待大王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学为政”就是挑选才智出众的人到学校学习,学成后让他们传授知识给周围的人,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B.作者将“古之君子”的治理之风与“后世”的治理之风进行比较,从而强调了“以学为政”的重要意义。

C.文中列举子游“以弦歌为政”的事例,肯定了子游的做法和成绩,*了“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的观点。

D.上高县县令李怀道建造学校,体现了“以学为政”的思想,作者为这件事作记,很赞赏他的这种做法。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4分)

(2)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4分)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粱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选自《全晋文》)

【回答】

1 4.D  [诏:告诫]

15.D  [A项前者为连词,表顺承;后者为连词,表转折。B项前者为结构助词,的;后者为代词,他。oC项前者为连词,于是,就;后者为连词,却。D项两者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16.B  [文中将“古之君子”的治理之风与“后世”的治理之风进行比较,是为了强调“藏身之术”的重要意义]

1 7.(1)因为这李怀道的为政木严厉而百姓很恭敬,赋税、徭役、案件、诉讼都不推托给府里。

 (2)他(李怀道)能得到民心的原因,是他不再是当今世俗的官吏。

【参考译文】

古人用劝学作为治理政事的手段,选择乡里才智出众的人把他们放到学校里,用诗书礼乐来教导他们,磨炼他们使他们成熟,学成后让他们回去,互相传授知识,普及到他们的父子兄弟。所以三代时,养老、飨宾、听诉、受成、献馘,没有一个不是要经过学习的。练习他们的耳朵和眼睛,调和他们的志向和气节,这样则可以使他们遇政务不急躁,遇刑罚不轻慢,百姓的教化工作也会开展得很快。然而考查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单单是学习的问题,凡是郊杜、祖庙、山川、五祀这些与礼乐有关的事情都可以用采治理政事,教导百姓不要违反法令。所以说:“*,是君主隐藏自身于*之中。”古代的贤君端正态度.为他人的喜悲而动容,出口用词有气度,*办礼乐从容且坚定,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力量施加给百姓。百姓看着这一切而得到教化,所以不违逆他们君主的意思。这就是君主隐藏自身于*之中如此坚固的原因。到了后世就不是这样的了,废除礼乐而使用法律来治国,用武力来强行使百姓顺从,只要有一个不顾从常常是亲自去改变他们。百姓于是开始蛮横不服从,统治者切身尝到这种弊端,而古人隐藏自身于*之中的方法消亡了。子游在做武城宰时,用弦歌采作为治理政事的手段,他说:“我从夫子那里得知,君子学习知识则爱人,老百姓学习知识方便于驱使。”让武城的人,君子爱人而不害人,老百姓便于驱使而不违反法律,那么子游这样的为政手段,难道不是绰绰有余吗?   

上高县,是筠州的一座小城,坐落在山林之中,百姓不懂得学习,而县里也没有学校来告诫百姓。县令李怀道刚刚来到这方法,于是谋划建立学校。县里的百姓知道了他们的县令要让他们受教育,也一起出力帮忙来修冶这件事,不越过一年学校的事就齐备了。祭杞有了厅堂,讲课劝学位子,课后学习有屋舍,吃饭洗澡有小屋,小城的人拿着经书来学习的有几十上百人,因为这李怀道的为政不严厉而百姓很恭敬,赋税、徭役、诉讼都不推托给府里。李怀道为学校的成立感到高兴,也为百姓不违法感到高兴,知道这一切都是学校的功劳,求我来记下这件事,告诉后来人不要废除劝学这件事。

我也赞赏李怀道治城用古代的办法,他能得到民心的原因,是他不再是当今世俗的官吏。所以我为他写下整个事情,用来记录上高县有学校的开端。

                                              元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眉山苏辙记。

18.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虚词,如“则深于其道者也”中的“则”一般用于句子的开头,其前面要断开;二是文言语句的句式特征,如“其失也巫”“其失也短”“其失也俗”句式一致,其后面需断开。

【参考译文】   

《左传》文辞华丽而且材料丰富,它的缺点是多叙述鬼神之事;<谷粱传》辞清义通而且含蓄委婉,它的缺点是资料短缺不足;《公羊传》叙事分明并且善于裁断,它的缺点是流于粗疏。如果能够材料丰富但不叙述鬼神之事,辞清义通又避免资料不足,善于裁断却不流于粗疏,那么它对文章之道的探究就是深入的,所以君子对于《春秋》,是要终身学习的。 

知识点:公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标签: 诗文 阅读 文言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jz1q4e.html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