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辈子就做一件事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辈子就做一件事               ——...

问题详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辈子就做一件事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辈子就做一件事 

              ——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赵忠贤詹媛

赵忠贤 1964 年从*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除去搞国防任务的五年,一直从事超导研究,他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探索高温超导体。

超导现象最子由一位荷兰科学家于1911年发现,指某些材料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现象。“假如超导现象能在常温下实现,远程超高压输电将没有损耗,能节省很大电量。”*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说,医疗中常用的核磁共振仪器,其核心部件就用超导磁体。

在探索十余年后,赵忠贤迎来了第一个科研高峰——1987年2月,他带领团队*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Ba-Y-Cu-O。*上很多实验室验*了*的工作,掀起了*高温超导研究的热潮。

赵忠贤因此于1987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他也成为首次获此奖项的*科学家,这一成果在* 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

随后,低谷不期而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物理学界在通过铜氧化物超导体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了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有人转投其他领域,但赵忠贤却坚持要坐“冷板凳”。

“热的时候要坚持,冷的时候更要坚持。”忆及这段往事,他说,“我当时很正常,不痴迷也不呆傻。我认为超导还会有突破,所以才坚持。” 

多年的坚守之后,赵忠贤科研人生的另一个高峰出现在了“大家想都不敢想”的方向上——赵忠贤与国内的同行分别打破了*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的40K以上无铁基超导的“禁忌”。2008年,赵忠贤带领其团队不仅发现了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还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纪录,这项研究又为他贏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他本人则在2015年被授予*超导领域的重要奖项一 Matthias奖。

在跌宕起伏之间,赵忠贤对“初心”的追逐从未变过,用他的话说:“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 

*的一系列成果发布后,美国《科学》杂志曾发文盛赞:“如果以后再有更多的样品和数据诞生于*,我们不必感到惊讶”,“如洪流般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强国”。 

然而,任何影响巨大的科研发现都不是随手捡得。两获世界赞誉的背后,是赵忠贤数十年高温超导研究中无数次制备、测试、分析、放弃、再重新开始的身影… 

人生至此,本已可安享晚年,赵忠贤却依然坚持着他的高温超导研究,“我如今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凝练学科方向;二是尽我所能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他衣兜里,还时常揣着一个小本,随时记录研究思路。 

1987年的美国物理学年会,是赵忠贤一个难忘的记忆。当时只有5个人受邀做特约演讲,他是其中之一。向世界展示*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让赵忠贤“感到光荣与骄傲”。   

实际上,赴美国做报告前,赵忠贤用的设备还是他自制的“土炉子”。据*科学院院士陈仙辉回忆:“当时使用的是自己搭的设备,数量不够,5个教授只能共用一台设备轮流做研究。”但赵忠贤却觉得那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艰苦又快乐,每两三天就有新成果出现”。而他并不介意跟别人共享实验设备,“大家轮流用,还能提高使用率,节省经费”。

后来,在科研方向遇冷时,赵忠贤越发“抠门儿”起来,20世纪90年代,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赵忠贤认定,“有钱的时候坚持,没钱的时候更要坚持”。没有合用的设备,他淘来处理品,自己改装。有些设备老得连零件都买不到了,却还一直作为项目组的基础设备被使用。他说:“别小瞧我这‘土*’,管用着呢!” 从事高温超导研究数十年,赵忠贤经常被问:“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有时还很*苦,不觉得枯燥吗?”

“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又能养家糊口,还有比这更理想的选择吗?”赵忠贤说,“就像有人爱打麻符,玩到半夜,是去睡觉,还是接着玩?肯定是接着玩嘛!”对他而言,做研究就像有些人爱玩麻将一样,十分有趣,并不觉得*苦和枯燥,“我们做科研,每天总感觉更接近真理,一旦发现新现象、做出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就像打麻将的和牌,也有大和、小和,多有意思。 

“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思想再解放一些就好了。”赵忠贤说,在他看来,搞科研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驾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它,而不断创新,则是保持兴趣的重要因素。他时常勉励实验室里的年轻人“什么都可以做,不怕失败,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 

(选自2017年1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高温超导’的年轻一代,不用像我一样坚持 40 年,。给他们十几年时间,就能获得更有影响的成果。

2017年1月9日,赵忠贤,这位在“高温超导”领域卓有成就的*科学院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谈到*超导的未来,他寄望很高。

(选自詹嫒(一辈子都在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物理学界在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上遇到了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有人转投其他领域,反衬出赵忠贤甘坐“冷板凳”的可贵。

B.“抠门儿”一词,贬词褒用,表明赵忠贤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改装处理品,废物利用,体现了一代科学家的勤俭节约和创新精神。

C.“如果以后再有更多的样品和数据诞生于*,我们不必感到惊讶”,美国《科学》杂志的盛赞表明赵忠贤数十年高温超导研究已获得*的认可。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自从荷兰科学家发现某些材料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现象之后,赵忠贤就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

B.赵忠贤在超导领域的成就,一方面与赵忠贤“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有关,同时也离不开团队精诚合作的力量。

C.赵忠贤以打麻将和做研究类比,形象地说明了做科研和打麻将一样,只要有热情、感兴趣,即使再苦再累也不会觉得枯燥。

D.人到晚年,赵忠贤的衣兜里,时常揣着小本,随时记录研究思路,这处细节是为了说明赵忠贤也不免年龄造成的记忆力下降的困扰。

E.赵忠贤的科学研究有成功,也有遗憾。设备是自制的“土炉子”、经费有限、思想不解放,这些都是制约科研成果的不利因素。

9.阅读全文,你觉得赵忠贤身上有哪些令人敬仰的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回答】

7. C(3 分)

 解析:曲解文意,对“相关链接”中的“十几年时间”理解有误。

8. B C  

   解析:A赵忠贤并非从荷兰科学家发现超导现象后开始的研究;D随手记录的细节是为了说明赵忠贤对科研始终保持热情;E“思想不解放”错。 

9. 

 ①坚守初心:超导探索*物理学界遇到了瓶颈,国内的研究也遇冷,有人转投其他领域时他却坚持要坐“冷板凳”;人到晚年,仍随时记录研究思路,始终保持科研热情。 

   ②艰苦奋斗:两次获赞誉的背后,是赵忠贤数十年高温超导研究付出的心血。 

 ③实践创新:他带领团队*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首次公布了其元素组成为Ba-Y-Cu-O;自制科研设备;鼓励年轻人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

   解析:从人物生平事迹中概括分析品质,尤其要注意题干“科学精神”结合具体事例分角度答题。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标签: 文本 一辈子 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qplq84.html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