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後題目。(5分) 移   居①陶淵明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後題目。(5分) 移   居①陶淵明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後題目。(5分) 移   居①陶淵明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後題目。(5分)

 

移    居①

陶淵明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注】①義熙四年陶淵明在上京隱居的住所失火,直燒得“一宅無遺宇”。以後,經歷了一年多的困苦生活,他移居潯陽的南村。②茲役:移居搬家。

21.從體裁上看,這首詩是         。(1分)

22.詩人移居目的是                                      。(1分)

23.簡析這首詩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3分)

【回答】

21.(1分)古體詩或(五言古詩)

22.(1分)“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或:為了與“素心人”朝夕相處。

23.(3分)“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蓆”,意思是房子不一定要寬敞,只要能遮蔽牀蓆就行了。表現了詩人豁達的情懷與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一定要有結合原詩詞句進行分析的過程,所舉詩句能表現主要思想情感,並能自圓其説即可)

【解析】

2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從詩歌體裁上分為:古代詩歌和新詩兩類,古代詩歌又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古風),近體詩又分為格律詩(律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絕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詞、曲;新詩包括自由詩(五四以來產生的白話詩)、散文詩(以散文形式表現抒情詩內容)、民歌(民間流傳,集體創作的詩)。古體詩,是唐朝人認為律詩絕句以外的詩歌形式,統稱之為古體詩,或稱之為古詩、古風。 歌最基本的特點就是押韻,古體詩也不例外,但古體詩的押韻比較寬泛,一首詩可一韻到底,也可換韻,多韻交替;在句式上不要求平仄和對仗;在形式上與近體詩相比較則更自由;在篇幅上可長可短,不做限制。從每句的字數上來看,古體詩可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和雜言古詩。五言古詩,即每首詩的每一句都是五言。這種形式的詩歌出現也較早,在四言詩盛行之時就已經出現,到東漢初年就已經出現了文人創作的五言詩。現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有東漢班固的《詠史》。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22.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詩人移居目的”。首先到詩歌中找到“移居”的舉動,然後再找目的。前兩句説“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古人迷信,移居選宅先卜算,問兇吉,宅地吉利才移居,兇險則不移居。但也有如古諺所云:“非宅是卜,惟鄰是卜。”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鄰里之善惡。詩人用其意,表明自己早就嚮往南村,卜宅不為風水吉利,而為求友共樂。故三、四句“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補足卜居的心情。“素心人”,指心*純潔善良的人。舊説指殷景仁、顏延之等人。數,計算。詩人聽説南村多有本心質素的人,很願意和他們一同度日,共處晨夕。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3.

試題分析:題幹問“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這是考查詩歌的情感。:“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弊廬何必廣,取足蔽牀蓆。”由卜居初衷寫到如願移居,是詩意的轉折和深化。茲役,指移居搬家這件事。“弊廬”,破舊的房屋,這裏指簡陋的新居。詩人再次表明,説移居南村的願望早就有了,現在終於實現。其欣欣之情,溢於言表。接着又説,只要有好鄰居,好朋友,房子小一點不要緊,只要能遮蔽一張牀一條席子就可以了,何必一定求其寬敞?不求華堂廣廈,唯求鄰里共度晨夕,弊廬雖小,樂在其中,詩人曠達不羣的胸襟,物外之樂的情趣不言而喻。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mo/exercises/jg71me.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