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題目。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注)崔峒數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稱情。雲外...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題目。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注)崔峒數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稱情。雲外...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題目。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注)崔峒數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稱情。雲外...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題目。

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吳縣李明府(注)

崔 峒

數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稱情。

雲外有時逢寺宿,日西無事傍*行。

陶潛縣裡看花發,庾亮樓中對月明。

誰念獻書來萬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這首詩作於崔峒晚年,其時,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屬於閒官。詩題中的“韋使君”指韋應物。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首句中的“謝”是“拒絕”的意思,詩句是說作者不務政事,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

B.“竹杖紗巾”是隱者裝束,這一句是說作者如隱者般逍遙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願。

C.前兩聯寫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頸聯對兩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寫。

D.頸聯運用了典故,將李明府比作陶潛,將韋應物比作庾亮,誇讚他們的雅潔。

E.最後一聯寫作者不願從萬里之外給君王獻書,因為君王深居禁宮無法收到。

18.詩歌題為“書情”,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哪些感情?請簡要概括。

【回答】

17.A E

18.①率意而為的自在閒適之情。“竹杖紗巾遂稱情”句可見作者逍遙自在地生活,“雲外有時逢寺宿,日西無事傍*行”,詩人自述一切率意而為,有時逢寺即宿,有時日落西山,無事時沿*漫行;②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羨慕之情,“陶潛縣裡看花發,庾亮樓中對月明”,以兩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兩位同樣潔牙雅的今人,說他們做官,不說政績怎樣,而說看花、對月,這樣寫主要是對他們“吏隱”生活的嚮往;③自傷不遇,對君王的怨恨之情,“君王深在九重城”作者怨自己運氣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賞識自己的才幹。

【解析】

17.

試題分析:本題是對詩歌鑑賞的綜合考查,主要考查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A項,“作者不務政事”曲解詩意,根據註釋資訊可知,作者當時任功曹這樣的閒職,作者只是無政事可做。E項,對最後一聯有曲解,最後一聯是作者的訴苦,是埋怨自己上書,君王卻不能賞識自己。

【考點定位】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這是詩詞5選2的題目,這類題型在詩詞鑑賞中比較少見,主要集中對詩意、詩的思想主旨、詩的語言、技巧、結構等內容的考核,賞析時首先要讀懂詩,然後根據選項進行分析,B項考查詩的內容,D項考查詩的技巧,ABCE項考查詩的思想內容。

18.

試題分析:此題的考點是分析評價詩歌的思想情感,根據具體詩句分析。“竹杖紗巾遂稱情”句可見作者逍遙自在地生活,“雲外有時逢寺宿,日西無事傍*行”,詩人自述一切率意而為,有時逢寺即宿,有時日落西山,無事時沿*漫行;“陶潛縣裡看花發,庾亮樓中對月明”,以兩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兩位同樣潔牙雅的今人,說他們做官,不說政績怎樣,而說看花、對月,這樣寫主要是對他們“吏隱”生活的嚮往;“君王深在九重城”作者怨自己運氣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賞識自己的才幹。

【考點定位】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③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後面的註解。對於本題,考生可以抓住詩句中的寫景來體悟情感,簡言之:率意而為的自在閒適之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羨慕之情;自傷不遇,對君王的怨恨之情。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tw/exercises/oy5om1.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