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书籍语录

> 《*吃》经典语录

《*吃》经典语录

《*吃》经典语录

唐鲁孙是*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有代表*和传奇*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本书为唐鲁孙作品集的首册。

读了唐鲁孙先生的《*吃》,一似过屠门而大嚼,使得馋人垂涎欲滴。唐先生不但知道的东西多,而且用地道的北平话来写,使北平人觉得益发亲切有味,忍不住我也来饶舌。

——梁实秋

唐鲁孙被誉为“中华谈吃圣手”,在饮食文化界享有至高地位,“舌尖上的*”掌舵陈晓卿鼎力推荐。

唐鲁孙不仅谈饮食,更对晚清*掌故拈之即来,落笔生花,是电影导演王家卫推崇的*奇人。

“侠有金庸,史有高阳,吃有鲁孙”——沪上名士小宝认为唐鲁孙与金庸、高阳可并称为了解传统文化的三位引路人。

全新精装口袋本,绝佳阅读体验,兼具收藏价值。


经典语录

据说会贤堂左近有十亩荷塘,遍种河鲜菱藕,塘水来源跟北府(北平人管醇亲王府叫北府,也就是光绪、宣统的出生地)同一总源,都是京西玉泉山天下第一泉的泉水,引渠注入。因此所产河鲜,细嫩透明,酥脆香甜;比起杭州西湖的莲藕,尤有过之。特别是鲜莲子颗颗粒壮衣薄,别有清香。 此外河塘还产鸡头米(又名茨实米,南方入*用),普通鸡头,都是等老了才采来挑担子下街吆喝着卖,卖不完往*铺一送,顶多采点二苍子(不老不嫩者叫二苍子),应付应付老主顾。刚刚壮粒的鸡头,极嫩的煮出来呈浅黄颜*,不但不出分量,*铺也不收,所以谁也舍不得采。可是会贤堂因为是供应做河鲜*碗用的,越嫩越好,也就不惜工本了。

北平最有名的饭馆子第一要数"东兴楼"。据说东兴楼是一位山东荣城老乡,向西太后驾前大红人总管太监李莲英领东开的。李在内廷吃过见过,所以东兴楼有几样菜,拿出来确实有独到之处。 先拿他家"烩鸭条鸭腰加糟"来说吧,那是所有北平山东馆谁也比不了的。不但鸭条选料精,就是鸭腰也都大小均匀,最要紧配料是香糟。 东兴楼对面紧挨着真光电*,有一家酒店叫"东三和",大概在明朝天启年间就有这个酒店了。传言天启帝微服出巡,曾经光顾过这家酒店,后柜有一块匾,写着"皇庄老酒"四个大字,就是天启皇爷的御笔。东兴楼熘菜、烩菜所用的白糟,都是东三和的老糟,所以有一种温醇的酒香。

北平自从元朝建都,一直到*,差不多有六百多年历史,人文荟萃,在饮食服御方面,自然是精益求精,甚且踵事增华,到了近乎奢侈的地步。*初年,六九城无论哪一类铺户,只要向京师*察厅领张开业执照,就可以挑上幌子,正式开张大吉了。当时够得上叫饭馆子的,最盛时约莫有九百多户,接近一千家,真可以说是洋洋大观,集饮食之大成。 说到北平的饭馆子,大都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饭庄子。所谓饭庄子,全有宽大的院落,上有油漆整洁的铅铁大罩棚,另外还得有几所跨院,最讲究的还有楼台亭*,曲径通幽的小花园,能让客人诗酒流连,乐而忘返;正厅必定还有一座富丽堂皇的戏台,那是专供主顾们唱堂会戏用的。

河南菜最有名的是吃鲤鱼,厚德福的"糖醋瓦块"的确比别家做得出*。笔者在开封郑州都吃过这个菜,不是略带土腥味,就是肉嫌老,实在吃不出妙在哪里。

记得有一年夏天,熊秉三、郭啸麓发起在会贤堂举行一次消夏雅集。所有当时在京担任过财政部总长次长的,如张弧、王克敏、曹汝霖、梁士诒、周自齐、高凌蔚、夏仁虎、凌文渊、王嵩儒等各路财神,一网打尽,结果给香山慈幼院捐了一笔颇为可观的经费。这次消夏雅集,就是用会贤堂时鲜*碗招徕的财富,北平一家报纸曾把这次雅集改名叫"财神爷大聚会",时鲜*碗起名叫"聚宝盆",可以说是谑而不虐的一个小玩笑。

标签: 经典语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book/o3z9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