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11分)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11分)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

问题详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11分)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11分)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 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那,奈何。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慨,“长不用” 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作者触景生情,由成都的萧瑟的秋景触发了作者的凄凉的情感。

D.尾联“*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借景抒情,感情深沉,格调慷慨,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10.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回答】

9. C E.

C.触景生情说法错误。应是融情于景, 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E. “借景抒情,感情深沉,格调慷慨”说法错误。借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注意D项手法不能为“动静结合”。

10. ①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

②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

③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

④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

另外能抓住下面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从诗歌的题目看,“客舍”有游宦在外的漂泊之感,“悲秋”直接表明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从诗歌的内容看,诗人还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怅。

如果说 “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这说法错误,不是“不敢抱怨”,而是没必要抱怨,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1kqpn0.html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