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高于冲突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以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高于冲突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以和...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高于冲突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以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高于冲突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即自然的*。*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就没有万物化生,*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

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高于冲突。

(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4.关于“天人合一”思想,以下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它不主张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合一,追求人类社会法则与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

B.它主张天人协调,要求人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而不主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

C.它既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力求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也主张人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主动协助并促进宇宙的*与发展。

D.在当今世界,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纠正人们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错误观念,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很早把追求永久*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孔子在对《诗经》“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句作解说时,就把“和”视作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

B.宋代哲学家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承认对立的存在,但他也指出,对立必将化为*。

C.《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用当今的话来说,“协和万邦”就是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

D.从《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可以看到:我国古人力图用*的音乐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作为“*”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但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和”还具有“和睦”、“和平”、“融合”等意义。

B.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可见,儒家推崇礼、乐的一条重要理由,是认为礼、乐合乎天道。

C.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其原因就在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注重冲突,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

D.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高于冲突。在当今世界在处理国家、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时,这种“*高于冲突”的理念不应当被忽视。

【回答】

4.B

5.D

6.C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以下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B。“不主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误。原文是“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强调”并非“不主张”;并且,“不主张改造自然”明显荒谬。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或者“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B项,从文章第五段的内容可以知道,文中是说“不强调……”,而选项说的是“不主张”,这两者是不同的,选项混淆了这两者的概念。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D项,“我国古人力图……音乐来处理┄┄等关系”误。原文是“我国古人将音乐的*作为处理┄┄等关系的模型”,意即我国古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时,希望这些关系能像音乐那样,达到*境界,并非是用*的“音乐”来处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或者“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D项,从文章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知道,文中是说希望这些关系能像音乐那样,达到*境界,并非是用*的“音乐”来处理。

6.

【试题分析】C项强加因果。原文倒数第二段是说,若推究事件的文化根源,可以发现:残酷的宗教战争及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文化根源都在于“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宰制他者”。但不能据此说,这些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的冲突意识”,因为“文化根源”与“原因”不可等同。再说,说“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注重冲突”,将“注重冲突”说成整个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特征,也不符原文。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由文中的内容是否能得到选项中的信息,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中的一些提示*词语,比如因果词。本题的C项就说“其原因就在于……”,考生应到文章中找到前后的信息,看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否能够成立。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4wd9om.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