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完成后面题目。*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

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完成后面题目。*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

问题详情:

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完成后面题目。*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

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完成后面题目。

*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将何往而非病         病:疾病

B.窃会计之余功         会计:征收钱粮等公务

C.而况乎濯长*之清流   濯:洗涤

D.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   朔日:旧历初一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流奔放肆大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西望武昌诸山         归而谋诸妇

C.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而风何与焉

D.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士生于世穷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张梦得遭贬之后有自放山水之间和“不以物伤*”的坦荡心胸,表示了赞赏的态度。

B.文章写景部分将“快哉亭”上所见的景*勾勒得淋漓尽致,然后转向“流风遗迹”,引发历史幽思。

C.“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异曲同工,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D.文章时而描写,时而抒情议论,看似无踪可索,其实井然有序,用“快哉”二字贯穿全篇。

【回答】

16.A

17.D

18.C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将何往而非病”中的“病”如解释为“疾病”,在语法上是错误的,“非”是否定词,意思是“不”,从语法上来说,否定词后面应跟动词或形容词,而“疾病”是名词,故此处的“病”应活用,应解释为“忧愁”。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A项,该选项运用语法知识即可辨明正误。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A项,第一个“其”是代词,它的;第二个“其”放在主谓之间,表命令的语气,一定,可要。B项,第一个“诸”,许多,众;第二个“诸”,兼词,“之于”。C项,第一个“与”,和;第二个“与”,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把握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应关注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后词语的词*。前后同则同。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或短语的属*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比如本题的“于”,前后词语的词*一致,故用法也相同。前后异则异。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比如本题的“诸”,前一个“诸”前面是名词,后一个“诸”前面是动词,故用法不同。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略句,即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略现象,这就需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不要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式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为判定依据。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异曲同工”有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与民同乐之意,而文中是说风没有雌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别,因此,同样一阵风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老百姓身上就感到忧伤了,这是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和风本身无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文中从后面“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可以得知。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选择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8l5qoj.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