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22.(12分)2010年,“艰难的抉择”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近代史上,“抉择”问题比比皆是。阅读下列材料...

22.(12分)2010年,“艰难的抉择”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近代史上,“抉择”问题比比皆是。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详情:

22.(12分)2010年,“艰难的抉择”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近代史上,“抉择”问题比比皆是。阅读下列材料...

22.(12分)2010年,“艰难的抉择”是网络流行语。其实在*近代史上,“抉择”问题比比皆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于公是望!

    ——曹国藩《复李少茎中丞》

材料二 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之口,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弊,极于前清时代,不行**,庸有幸乎?欲行**,而不先之以种族*,为道果克致乎?……夫谓共和不能行于*,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问耳。……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治。…………既认为可以行君主立宪之国民,自应认为可以行共和之国民。

   ——梁启超《*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材料三  中华*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要设法使他不沉下去,而我们在河中被急流冲走。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河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只好抓住他。英国和美国在岸上向我大喊,千万不要那根稻草。但是他们不帮助我。他们只顾自己嘲笑,却又叫我不要抓苏俄这根稻草。我知道那是一根稻草,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孙中山集外集》

(1)材料一中,曾国藩抉择了什么?据所学知识指出,迫使他做出这一抉择原因的主要史实。(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梁启超的抉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是如何抓住“苏俄这根稻草”的。(4分)

(4)综各以上材料,指出上述历史人物作出不同抉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

【回答】

22.参考*:

(1)抉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分)史实: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2分)

(2)变化:从主张变法维新(或君主立宪)到认可共和*。(2分)说明:*共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梁启超顺应了历史的变化。(2分)

(3)说明:接受*和苏联(**)的帮助;改组*;提出新三*义;进行国共合作。(4分)

(4)作用:推动了*近代化。(1分)

知识点: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题型:综合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9g215n.html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