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心...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度浮桥①至南台

陆 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

[注]①浮桥:今福州闽*旧大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桥。

②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

13.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

14.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回答】

13.特点:雄伟壮观。(1分)作者运用衬托(1分)、夸张手法(1分)写出了浮桥的特点:以“怒涛”衬托其稳固(1分);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势(1分)。(5分)

14.颈联的感情基调是感伤(1分),而尾联的感情基调是豪迈(1分)。颈联中除意象叠加组合成美丽画面外,动词运用得也很好:“催”字带有光*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1分),“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1分)。尾联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乐观豪迈、壮心未已的感情(2分)。(6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这是考察诗歌的意象和手法。答题关键词“浮桥颔联”“ 颔联”“ 如何写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特点、手法。颔联写浮桥,以“怒涛”衬托其稳固(1分);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势。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示】考生在答题时不会审题,往往会犯以下错误:1.只写浮桥特点,忽略题目第二问的手法。2.手法分析错误,特别是“九轨徐行怒涛上”的衬托手法“以“怒涛”衬托其稳固,气势强。”3.不知道结合原文中词句来反洗说明*,只列*点。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申清题干,完善答题,正确在简单题目上不失分。

1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针颈联和尾联。这首诗表现了浮桥的壮丽,寄寓着作者对中兴景象的憧憬。诗作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的语言中显示了豪壮瑰玮的风格。首联说客中多病,闻南台之名而试作一次探访,是出游缘起。颔联写浮桥,表现其壮观,笔锋转为雄壮。颈联写至南台的所见所感,对钟鼓和云烟的描写中,“催”“自”两字透露出深深的感慨。尾联转为豪迈,“白发未除”,但“豪气在”,显示乐观、豪迈的心境;接下来的一句,于榕树下醉吹横笛,是对乐观、豪迈心境的形象化描述。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抓情感的关键词,比如本题中尾联的“豪气在”,可以体会作者的“豪迈心境”。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本题中的 “寺楼钟鼓”“墟落云烟”无不表达着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然后,把握诗中的显*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信息,也有一些显*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本题的作者用了精心锤炼的连个字“催” “自”。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dnoll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