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9.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选文(一)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

9.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选文(一)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

问题详情:

9.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选文(一)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

9.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选文(一)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道绝汉抵营室①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旘,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觽,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听事,髃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①天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选文(二)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五年,除道           除:修治。

B.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表:表明

C.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写:输送。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缦: 长久。

【小题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等求芝奇*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

B.臣等求芝奇*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C.臣等求芝奇*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D.臣等求芝奇*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小题3】下列有关古代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B.媵女是指陪嫁的女子,她们也有可能成为嫔和嫱。

C.《史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D.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对现存地位高或年长的人的尊敬。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秦始皇之所以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

B.计划等阿房宫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

C.宫中有人泄露了秦始皇的行踪,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秦始皇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

D.《过秦论》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叙吻合。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4分)

(2)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回答】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

【小题5】(1)(4分)译文: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听说周文王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城所在。(以为、都各1分,判断句1分,大意1分)(2)(3分)译文:于是令咸阳四旁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复道、充、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3)(3分)译文:把宝鼎当做铁锅,把美玉当做石头,把金子当做土块,把珍珠当做沙砾,(这些金银珠宝)抛弃得满地都是,秦国的人看到了它们,也不觉得十分可惜。(词类活用、逦迤、惜各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B项 “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中的“表”解释为“表明”错误,在语义上是讲不通的。回到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周驰为*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翻译为“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后文有“成,欲更择令名名之。”,可以推测,“表”应该是“标志”。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采取放回到原文语境中,后文有“成,欲更择令名名之。”,可以推测,“表”应该是“标志”。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正确断句为:“臣等求芝奇*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本句的意思:我们寻找灵芝、奇*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伤害了它们。我们心想,皇帝要经常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抓关键虚词“者”,时间副词“方中”。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抓关键虚词“者”,时间副词“方中”。断句常用的方法是,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D项,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此人已死。选项D中表述错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古代对人死的几种称谓,崩: 是称天子之死。 (崩是自上坠下的意思)   升霞: 是称天子之死(潘岳《征西赋》:“武皇忽其升遁。亦称(“登遇”)  星驾: 是称天子之死。   赛: 是称诸侯之死, (古代二品以上的官员之死称蔑)  卒: 称*之死。 (卒是终的意思)  不得: 是称士人之死。   寿终正寝:称成年男子特别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古时男子将终,卧  于正厅东首,安键死去)   寿终内寝:是称成年女子特别是老年妇女的立含死亡。 (古财女子将  终,仍居内寝,不必迁动)   失信: 是自言父亲之死。 (估是依靠的意思,失估就是失去了依靠)  失持: 是自言母亲之死。 (侍是依靠的意思,失待就是失去了依  赖。 《诗经》有“无父何估,无母何恃”之句)殉:称有  所作为、追求理想、道义而舍生乱   殉国: 称那些为国难、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台生者。 (文天样作为  民族英雄,人们称他的死为“以身殉国”   殉道: 称那些为国难和正义而舍生者。《孟子。•尽心》“天下  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殉节: 是称那些为节义而舍生者。  殉难: 称为国家或为正义而台生者。  遇难: 称因被*或发生意外而死亡者。  被准: 是称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死亡者。  揭难: 称遭受灾祸或疾病而死者。(推音黎)   藏难: 是称领袖人物、*志士遭受人为的灾祸而死者。  遇害: 称因意外之事而死者。 (如因飞机失事和车祸死的)  田径: 是称为了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者。 (如在战场上最后战死者)  就义: 称为了正义事业被敌人杀害者。 (就义,即成就义)  逝世: 称一般成年人之死。  去世: 称一般成年人之死。  谢世: 对一般成年人之死的雅称。  长逝: 称年高有德的人之死。  百年: 称年高的长辈之死。  四游: 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登仙: 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作古: 旧肘称年长者之死。  永别: 称亲朋好友之死。   分手: 是丈夫称容于或妻子称丈夫之死(即分开之意)。  陨: 是称元帅、大将之死。 (如将星陨落)  溺: 称末成年人之死,亦称找死者。  天: 称幼年人之死。  困: 古称上等人物之死。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宫中有人泄露了秦始皇的行踪”表述有误,原文“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可以知道没有泄露皇上踪迹,而是把皇上的话告诉了宰相,皇上生气有人泄露了他的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是犯曲解文意的错误。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以为:认为、都:建都;(2)复道:天桥、充:安置;(3)逦迤:满地都是、惜:可惜、“铛”“石”“块”“砾”意动用法。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例如题中的“始皇”“ 咸阳”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例如题中的“复道”;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三十五年(前212),开始修筑道路,经由九原一直修到云阳,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听说周文王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城所在。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宫。先在阿房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又修造天桥,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起来,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阿房宫没有建成;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给它命名。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受过宫刑、徒刑的七十多万人,分别被派去修建阿房宫,有的去营建骊山。从北山开采来山石,从蜀地、荆地运来木料。关中总共建造宫殿三百座,关外建四百座。

    卢生劝说始皇道:“我们寻找灵芝、奇*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伤害了它们。我们心想,皇帝要经常秘密出行以便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皇上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神仙。真人是入水不会沾湿,入火不会烧伤的,能够乘驾云气遨游,寿命和天地共久长。现在皇上治理天下,还没能做到清静恬淡。希望皇上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或许能够得到。”于是始皇说:“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于是令咸阳四旁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全部按照所登记的位置不得移动。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说出去,就判死罪。有一次皇帝幸临梁山宫,从山上望见丞相的随从车马众多,很不赞成。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丞相,丞相以后就减少了车马数目,始皇生气地说:“这是宫中有人泄露了我的话。”经过审问,没有人认罪,就下诏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抓起来,全部杀掉。处理事务,群臣接受命令,全在咸阳宫进行。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edkzwz.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