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半支蜡烛谢志强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半支蜡烛谢志强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半支蜡烛谢志强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半支蜡烛

谢志强

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面孔。

房间内有三个床位。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担心着随时可能闯进一个陌生人来。我看着电视,荧屏一闪一闪换着人物,很频繁。我略为轻松了。蓦然,荧屏内热热闹闹的人群没了影儿,室内一片漆黑,像隆重的舞会一下断了电。楼外的灯光也消逝了。整幢楼传出惊愕的呼叫。

我摸近写字台,拉开抽屉,捏住了空荡荡的抽屉一隅的半截蜡烛。这是我进入这个房间时,无意中发现的秘密。

半支蜡烛,很细很圆,也很凉,它躺了不知多久,几乎被遗忘了,连服务员清理房间时也忽视了它的存在。我捏着它。我没有火柴,捏着蜡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走廊内一片混乱,开门声、脚步声、召唤声。显然,大家都没料到断电。

于是,我想开门看看。迎面闪过一个身影。我问:“有没有火柴?”她说没有。她一开口,我才知道是个女*,声音使我想到了山泉。她喊服务员,声音包含着恐慌。我说我有蜡烛。她便朝走廊内毫无目标地喊:“谁有火柴打火机?点个亮!”她仿佛向人间呼吁。

我继续试探着朝走廊尽头的窗口方向走。我的眼睛渐渐适应了突然降临的黑暗。

数步远,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暗夜中遥远处闪现出一堆篝火。他说:“快点快点!”一个中年男子粗犷的喉音。

我赶上前,蜡烛的顶端棉芯接触了打火机的火苗,像恋人美好深情的吻。蜡烛的火苗陶醉般地摇摇晃晃,渐渐明亮起来,欢跃起来。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我看着他们并不陌生的陌生的脸,我也笑了。我没急于返回房间。这亮光属于众人,我不能独自享用。

她说:“你倒有经验,出差还备着这玩意儿。”

我说:“我在抽屉里发现的——我可没先见之明。现在出差到哪里会没有电灯呢?在城市,蜡烛已成稀罕物了。”

我持着蜡烛,缓缓地走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迎接光明的门,我十分乐意地接受里边的旅客偶尔提出借个光的要求。他们是在寻觅断电的瞬间失却或遗落的物件;找着了那物件,像重逢一样的欢欣,简直显出孩童的纯真。

我的心房也随着烛光一亮一亮闪动。这个旅馆这座城市不再陌生和恐惧——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地难免生出的感觉。

经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我到达了房间门口。又是意外,霍然灯火通明,荧屏又出现一个**的世界。走廊传来惊喜的声音,接着,传来纷纷“砰砰”关闭房门的响声。我也关上了房门。

(选自《*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10.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小说借写旅途中的一段经历,反映了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用“半截蜡烛”来审视人*的变化,同时也折*出人*的光辉。

B.小说开头反复渲染“陌生”的感触,说明“我”在这座北方小城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内心孤独寂寞,难免生出陌生的感觉。

C.“数步远,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黑夜中远处闪现出一堆篝火。”运用比喻和夸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火苗”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了温暖、抚慰与希望。

D.突然断电的情节安排巧妙而有深意:突然降临的黑暗虽然一时引起恐慌,但人们为找寻光亮,却能打破隔阂,消除戒备,以至相互帮助扶持。

E.“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通过神情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我”的感激和对蜡烛的喜爱。

11.“半截蜡烛”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2.这篇小说揭示了人们怎样的微妙心理?

【回答】

10.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11.①在结构上,“半截蜡烛”构成情节的线索,使情节集中,紧凑;②在内容上,它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友爱。

12.揭示的微妙心理:①人的内心对陌生人往往有防备和*戒;②当黑暗来袭时,人们开始有共患难的意识,故而走近彼此,相互帮助、扶持。

【解析】

10.

试题分析:A项是对主题分析,正确。B项“说明‘我’在……寂寞”牵强,用意应是说明人与人的距离远、冷漠。C项“夸张”错。D项对情节作用分析,正确。E项“表现……喜爱”错,应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陌生、*戒在这小小烛光下消溶了。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分析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从结构上来说,小说是围绕“半截蜡烛”来写,因此它可以作为小说的线索,使得情节集中,紧凑;从内容上来说,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结合主旨考虑,其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友爱。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章中涉及到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分析,如抓住文中“我担心着随时可能闯进一个陌生人来”“她喊服务员,声音包含着恐慌”“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我看着他们并不陌生的陌生的脸,我也笑了。我没急于返回房间。这亮光属于众人,我不能独自享用”“我十分乐意地接受里边的旅客偶尔提出借个光的要求。他们是在寻觅断电的瞬间失却或遗落的物件;找着了那物件,像重逢一样的欢欣,简直显出孩童的纯真”“我的心房也随着烛光一亮一亮闪动。这个旅馆这座城市不再陌生和恐惧”等信息概括总结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mwjkkn.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