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新冠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社会上涌现出很多心系疫情捐赠助力的民众,其中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新冠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社会上涌现出很多心系疫情捐赠助力的民众,其中老...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新冠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社会上涌现出很多心系疫情捐赠助力的民众,其中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新冠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社会上涌现出很多心系疫情捐赠助力的民众,其中老人捐款的现象更是频频出现,他们的捐赠行为受到媒体和网民的关注,同时也产生众多热议。

1月28日,浙*杭州退休环卫工人戚宝兴捐出10万元;2月9日,*苏常州一名不愿具名的退休老工人捐出50万元;2月10日,在重庆路边摆摊的87岁老人倪素英捐出20万元……

每一桩义举的背后,都有一则动人的故事,据《*日报》2月10日报道:倪素英老人多年来一直独居,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平时摆摊卖小百货来补贴家用。她生活节俭,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这20万元,是她攒了30年的所有积蓄。

问起为什么要捐钱?老人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做旁观者……”

从媒体报道下网民态度来看,其中负面态度一方面是对老人表示心疼和难过,另一方面是对媒体这类新闻报道表示批判;正面态度主要是对老人行为的致敬和感动,但是也明确表示老人的钱不能收;还有一部分中立态度,他们认为老人的钱有自己支配的权力,他人无权干涉,要尊重老人的意见。

图示1:

图示2:

对于以上事情,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复兴中学一名同学的身份向捐款老人、媒体、网民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或写一份倡议书,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考场作文标题应具备三大特征:一点题,二凝练,三意蕴,请你据此为作文拟定标题。

【回答】

例文:

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给网民的一封信

尊敬的民政部门领导:

您好!

最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话题引发一些讨论。其实,大家关心的不仅仅是老人,包括那些本来生活就相对不富足的人,他们在疫情中的捐赠,该如何看待和对待?

灾疫无情,人间有爱。首先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时,很多人说得很平淡:“国家有难,当尽一份力。”而这份力,有的几乎是个人的全力,这是真正令人动容的地方。很多人听罢落泪,很多人则开始思考自己能为防控做些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对此类爱心行为的传播,不意味着、也不可能是要鼓励和倡导更多生活拮据的人出来捐款。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影响在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更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换句话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了这种捐赠本身的精神价值。

话说回来,感动的同时,怎样避免捐赠人因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有学者认为以慈善为主的“第三次分配”,就是在道德感召下,公民自发完成的资金向需要帮助的人流动的过程。在许多人眼里,这“第三次分配”就像是一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是市场“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因此,无论从个人生活还是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温柔地拦下那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实施捐赠的好心人,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前来捐款的老人劝都劝不住,怎么办?对于主动献出的爱心,总不能强制退回吧?同时,又该怎样准确识别一个人的捐赠符合其收入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工作人员的洞察、劝说,而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做一些“线串针眼”的精细活。比如有人建议,可以把老人的捐赠放入信托基金,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则可以撤回,以备老人不时之需。再比如,捐赠机构是否可以和相关部门实现数据联网,当捐赠名单中出现本就属于社会救济的对象时,有针对*地做好劝导和保障工作。任何人的爱心都不应被辜负,更应该被珍惜。要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发挥能量的方式。

其实,当我们讨论“老人捐款该不该收”、倡导“力所能及的慈善”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对慈善、公益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深化。今天,当物质极大丰富、收入普遍提高,怎样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慈善和公益制度,确保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同时进一步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课题。

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融入*人的血液、刻入*人的基因,也成为这个国家一路走来、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巨大动力。俗话说“危中有机”,疫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向前发展的一次契机?更深入的思考、更务实的举措,或许就可以从这次“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讨论开始。

复兴中学XXX

2020年9月13日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内容,以复兴中学一名同学的身份向捐款老人、媒体、网民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或写一份倡议书,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审题】材料中先给出了几位老人捐款新闻,再谈的是这些新闻引发的网友热议。网友的看法有三种,一是负面态度,一方面是对老人表示心疼和难过。另一方面是对媒体这类新闻报道表示批判。二是正面态度,是对老人行为的致敬和感动,但是也明确表示老人的钱不能收;还有一部分中立态度,他们认为老人的钱有自己支配的权力,他人无权干涉,要尊重老人的意见。写作时应从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该收捐款”或“不该收捐款”两种立场中任意其一,如果选择“该收捐款”,那么就从“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的角度阐发。如果选择“不该收捐款”,可以从“老人捐款固然能够释放善意,但如果因此影响他的晚年生活,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的角度阐发。

【立意】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老人的善意应被理解也应被妥善处理。

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素材】1月27日,一位老人来到浙*湖州吉山四社区,捐款1万元支援抗击疫情。老人称,捐款不要写他的名字,如果必须署名,就写“知恩者”。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老人今年83岁,名叫林子跟,是一名党员。工作人员称老人经常捡废品卖,家境并不富裕。但老人表示,国家有困难自己就要出一份力。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历史*,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秩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的奋斗目标、*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

还回到八旬捡废品老人捐款一事来说,他只不过是无数捐款捐物者中的一员,捐款数额也不是最多的。但是,其精神却是难能可贵。本来家中生活较为贫困,1万元对于他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能解决很多生活难题。但他义无反顾的捐出来,足见他不忘初心,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员,国家有难时,应做为国家分忧解难的先锋模范,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

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这句话在我国抗击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时都得到了有力见*。就说当下,无论是个人捐款捐物,还是医护人员主动支援武汉,更或是为了战胜疫情,不惜流血牺牲的英勇战士,还是在平凡岗位上做贡献的人。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事迹不一,但初心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为了抗击灾难无私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齐心合力夺取最后的胜利。

不容置疑,灾难和疫情确实可怕,但是,实践*,唐山地震、九八洪灾、汶川地震、*来袭……只要全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灾难,必将能夺取最后的胜利。我们坚信,这次疫情同样如此,有党*的坚强领导,有武*民心怀大局,抗灾自救,有全国*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夺取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结构】例文开篇结合材料,提出问题“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老人以及生活相对不富足的人在疫情中的捐赠”,接着分析问题,首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必须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人致敬。然后提出避免捐赠人因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紧接着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在制度设计上做一些“线串针眼”的精细活。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知识点:材料作文

题型:作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wjqzdp.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