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文谷 >

習題庫

>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每小題3分,共9分)名字不僅是單純的指稱符號,它還具有豐富的意蘊。正如...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每小題3分,共9分)名字不僅是單純的指稱符號,它還具有豐富的意蘊。正如...

問題詳情: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每小題3分,共9分)名字不僅是單純的指稱符號,它還具有豐富的意蘊。正如...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每小題3分,共9分)

名字不僅是單純的指稱符號,它還具有豐富的意蘊。正如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一個時代的姓名也能反映一個時代的審美風尚,從而形成姓名的鮮明時代特*。

周代之前的姓名資料主要來自*骨文,但*骨文中有些被學者認爲是人名的文字,也可以解釋爲族名、姓氏、職官名甚至神名,一時難作定論,因此對周之前的取名風尚暫且懸而不論,讓我們從周代談起。

周代人的姓名,也正如周代文學如《詩經》一樣,洋溢着一派質樸、隨意、清新、獷野之風,與後世相比,周代姓名並不咬文嚼字,刻意雕飾,但卻自有一種純真天然之美。

周人常常根據人的身體特徵來進行命名。春秋時期的晉成公,堂堂一國之君,名字叫黑臀,這肯定是由於晉成公出生時臀部的青*胎記特別明顯的緣故。以胎記命名的名字,在春秋時還有黑背、黑肩、黑肱等,可見春秋時的人們取名並不避粗鄙。

因身體特徵而取名當然不僅限於胎記,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叫李耳,字聃,據後人考*可能就是因爲老子的耳朵沒有耳輪而得名。鄭國有叫遊眅的,“眅”的意思是眼睛的眼白較大。眼白太大在今天人看來也許是個缺陷,但周代人卻可能以此爲美。

不僅新生兒的身體特徵可被用作進行命名的依據,孩子出生時發生的一些令人注意的事件也具有標誌*的意義,因而也可據以取名。春秋時鄭莊公名字叫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的。不是像通常那樣頭先出來,而是先出腳,生孩子腳先出來可能導致難產,爲了紀念其誕生的艱難,莊公的父母就給他取名爲寤生。

春秋時人們認爲名字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沒有必要過於講究。像牛、馬、羊、彘等畜牲之名,春秋時人都取以爲名,孔子有個學生就叫司馬牛。蠍子乃毒物,令人聞之*變,但春秋時卻有不少人的名字取自蠍,齊有公孫蠆,鄭亦有公孫蠆。蠆即蠍。

《左傳·桓公六年》載魯桓公夫人生了太子,即後來的莊公,請教申取名之法。申道:“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爲信,以德命爲義,以類命爲象,取於物爲假,取於父爲類。”杜預對這五種取名方法的解釋是:信即根據孩子出生時的情況命名;義即選擇表示美德的字眼命名;象是根據孩子身體的某些特徵命名;假是借用各種事物的名稱命名;類是選擇與父親有關的字眼命名。上面提到的鄭武公之子“寤生”當屬於“以名生爲信”;“黑臀”“遊眅”之類則屬於“以類命爲象”;“公孫蠆”“趙盾”等名字則顯然是“取於物爲假”;魯桓公的太子與他的生日是同一天,因而名之曰“同”,杜預認爲這就是“取於父爲類”;至於“以德命爲義”,如周文王名昌,寓希望周族昌盛繁榮之義。

申列舉的五種取名途徑中,至少信、象、類三類都涉及到孩子誕生時的一些具有特徵*的現象,也就是說,周人強調取名應能體現被命名者的特徵,側重於名實之關聯,同時,由於周代實行嚴格的宗法制度,因此其命名亦必重視姓名的分類功能,這也就決定了周人在命名時必定要着眼於姓名的語言學和社會學屬*,而對姓名的美學屬*則未加在意。

12.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名字不僅僅具有指稱功能,還能夠反映一個時代的審美風尚,具有鮮明的時代特*。

B.*骨文中有些文字被認爲是人名,但又存在其他理解,因此作者對周之前的取名風尚懸而不論。

C.周人常常根據人身體上的胎記或某個身體器官比較明顯的特點來取名,這些名字都很粗鄙。

D.鄭莊公誕生非常艱難,他的父母認爲這是一件有標誌意義的事,並以此爲他取名“寤生”。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3分)

A.在春秋時期,人們認爲名字不過是一個符號而已,沒有必要講究,所以不僅會以畜牲爲名,還會以毒物爲名。

B.周人可以根據出生情況或身體特徵命名,也可以用美德字眼或借用事物名稱命名,還可以選擇與父親有關的字命名。

C.魯莊公取名爲“同”揭示了其與魯桓公的關係,即兒子與父親的生日是同一天,杜預認爲這就是“取於父爲類”。

D.周人在命名時重視姓名的社會學屬*而不在意姓名的美學屬*,這與其實行嚴格的宗法制度有很大的關聯。

1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透過分析周代人的姓名,可以發現質樸、隨意、清新、獷野是周代人姓名的特*,崇尚純真天然是周代的審美風尚。

B.周代時,鄭國人遊眅以“眅”爲名,老子以“聃”爲字,這說明在當時人們有以身體缺陷爲美的風尚。

C.《燭之武退秦師》中佚之狐的取名方式應爲“假”,而按照秦伯“以亂易整,不武”的解釋,燭之武的取名方式應爲“義”。

D.周人雖然強調取名應能體現被命名者的特徵,但是在周代的實際社會生活中還是有人取名並沒有注重名實之間的關聯。

【回答】

12.解析:選C 原文爲“取名並不避粗鄙”,部分名字並不粗鄙。

13.解析:選A 原文爲“沒有必要過於講究”。

14.解析:選B 強加因果。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ongwengu.com/zh-hant/exercises/k25wln.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