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及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属沛公。良数以《太公兵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及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属沛公。良数以《太公兵法》...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及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属沛公。良数以《太公兵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及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属沛公。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后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乃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等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引兵击秦*,大破之。遂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行,烧绝栈道。后破项羽,大定天下,封功臣,乃封张良为留侯。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luò]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甫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引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留侯素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①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9.下面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留侯素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B.留侯素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C.留侯素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D.留侯素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10.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代皇帝聚会群臣,最尊贵的皇帝座位是座北向南的。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作“南面称孤”,而把称臣叫作“北面称臣”。大臣们一般面向北而坐,按官位高低以东往西排列。这样,官位高的居右,官位低的居左,这也是古代“右为上”的道理。

B.古代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后来泛指*贵爵;其中“侯” hóu为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C.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本文中的“布衣”就是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

D.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连“死”都有不同说法。其中“崩”指天子之流死掉,“薨”用于诸侯,“卒”用于士大夫,而“死”一般用于庶民;由尊到卑是:崩、薨、卒、死。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良祖先为韩国人,且世代相韩,韩为秦所灭时,张良曾不惜千金为韩报仇。后追随汉王,屡献奇策,帮助汉王攻入咸阳,使秦王子婴投降汉王。

B.作为一个谋士,张良料事如神,他从秦将是“屠者子”推断出“易动以利”,并让沛公“令郦食其等持重宝啖秦将”,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真如张良所料。

C.由于汉王分封功臣时有失公正,“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以致有些*吏想相聚谋反,幸亏张良及时献计,让汉王封平生最憎恨的雍齿为什方侯,才平息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叛乱。

D.秦朝末年在进攻咸阳过程中,张良设计打败秦将攻陷秦都为汉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留侯,但张良却“置荣利而不顾”,辞官归隐,以致吕后也感慨“何至自苦如此乎”。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如因其解击之。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回答】

9.D

10.C

11.D

12.

(1)秦*的将领果然反叛(“畔”通“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俱,一齐、一起)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他们的计策。张良说:“这只是(独,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不如乘着(因,乘机,乘着)他们懈怠(“解”通“懈”)时袭击他们。

(2)我进入函谷关后,像毫毛大小的东西(秋毫,像秋天鸟兽身上的毫毛般大小的细毛,细小的东西)都不敢靠近占有(靠近、沾染,引申为占有),登记(籍,名词作动词)官吏、百姓,封闭仓库,来等待将*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所以,……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非常,古今异义,意外的变故)。

【解析】

9.

试题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D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制的衣服,本文“布衣”借指平民。

考点:理解常见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D封为留侯,并非仅仅因为设计打败秦*。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到陈涉等人起义时,张良也聚集了一百位多年轻人,归属于沛公。张良(曾经)多次用《太公兵法》给沛公讲说,沛公认为他说得很好,经常采纳他的计策。

后来(沛公)和张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向西进入武关。沛公打算用两万人马攻打秦*,张良劝说道:“秦*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夫的儿子,作为生意人,容易用金钱利益来使之动摇。希望沛公暂时扎寨留守,派一部分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多张挂旗帜,设置疑兵,(然后)命令郦食其等人带领贵重的财宝去贿赂秦将。”秦*的将领果然反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他们的计策。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不如乘着他们懈怠时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大败秦*。(沛公)往北一直追击(败兵)到蓝田,第二次交锋,秦*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被封为汉王,在巴、蜀地区称王。张良借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毁断绝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一边走一边烧毁了栈道。后来击败项羽,平定天下,分封功臣,于是封张良为留侯。

汉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拿不定主意,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雒阳南宫里,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纷纷互相结伴坐在沙地上谈论。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留候说:“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啊!”高祖说:“天下刚刚安定,为什么要反叛呢?”留候说:“陛下出身于平民,用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然而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的故旧亲朋,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怨恨有仇的。现在*吏们在计算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这些人)又害怕因为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啊。”高祖于是忧愁地说:“怎么对待这件事呢?”留侯说:“陛下平时所憎恨的,(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交情,但他曾多次让我窘迫难堪受辱。我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又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快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自然都会情绪稳定。”于是高祖设酒宴,封雍齿做什方侯。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能封为侯,我们这一类人就没有什么祸患了。”

留侯平素时常说:“(我)家世代辅佐韩国,到韩国灭亡以后,不惜万金资产,替韩国向强秦报仇,震动了天下。现在凭三寸之舌得到重用成为皇帝的老师,分封为万户侯,官位排在侯爵之列,这是一个百姓所能达到的富贵的极点,对我张良来说很满足了。(我)希望丢开人世间的事情,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罢了。”于是学起了辟谷、导引、轻身的养生之术。

适逢高帝死去,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留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马在缝隙前跑过那么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像这种地步呢?留侯不能不如此,勉强听从吕后的话后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被谥为文成候。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lz6n9q.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