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书籍语录

> 《灰屋顶的巴黎》经典语录

《灰屋顶的巴黎》经典语录

灰屋顶的巴黎,个人随笔集,作者扫舍,写的是作者眼中巴黎的生活以及作者的一些情感随想。扫舍,本名曾琼,生于成都,曾为纪录片编导、外企金领,现为艺术经纪人,在欧洲和*之间行走。著有散文集《在普罗旺斯的太阳下》等。 

《灰屋顶的巴黎》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所谓法式巧克力,说的就是可可含量在72%以上的黑巧克力,有些甚至会高达80%或90%。这种口味是天生的个人喜好,没办法的。纯度太高的黑巧克力,如同黑咖啡,有不少人无法接受,他们会抱怨说像吃苦*一样。可对好这一口的人,这种苦,意味着甜蜜。

城市里的小生活。巴黎、纽约、东京、上海……,不管这些著名的城市的灯光有多么眩,街角的生活却是落在地上的。 法国电影就是和好莱坞不同,它不制造梦想,总是将角度放低,去看那些具体的生活状态,普通人的命运。这电影,有典型的欧洲电影的蓝*调子,平静的有些抑郁的叙述,千人百态的生活,但总归有一点温暖在人心中。 巴黎其实不是造梦的地方,这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在巴黎学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那不是如何追求成功的价值,而是如何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寻找美和温暖,它让一些平凡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安慰……

我想我是那种头脑在云间双脚必须落在地上的人。喜欢生活中许多具体的时刻:收衣服时在满怀晒得脆脆的衣服中闻到太阳的味道,整齐干净的厨房里飘出的饭香,听着喜欢的音乐熨烫衣服,想一点心事,晚上睡觉前在柔和的灯光下读一本好书……幸福是个很大的词,可对我来说,就是由这么些琐碎和具体的片断来组成的。

7月,或者8月的一个星期天,去看巴黎。 这时候的巴黎和平日是大不一样的,有一种卸妆后的轻松,少了许多矜持,是如释重负的表情。 大假已经开始,巴黎人纷纷驾车出走,将巴黎市区留给了游客。有些空荡的城市,停车突然不成问题了。看不见穿西装打领带的上班族,取而代之的是T恤和短裤,那些说着不同语言的客人,手里长长短短的摄影镜头对准了巴黎,巴黎也还给他们一个娇媚活泼的笑容。

星期天的巴黎,有一点懒,有一点随意。行人的步履也放得很慢,走走停停,犹豫得厉害,好东西太多了,再加上好心情,就有了些贪,什么都想看,反而失去了主意。

我是谁?我的生命存在是个事实,而这事实却需要被诶一本护照来*实和确认。一个纸上的名字,比生命本身更具有真实*。 失去纸本*的人,是虚幻的,幽灵一样地行走和呼吸着。在这一刻,我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也就失去了名字所定义的前生今世。我的存在,只会被某种人认知,这种人也许叫不出我的名字,因为名字于他们只是个符号,这个符号是可以被另一种符号所替换的,符号本身并不是这有血有肉的生命。 只有你知道我是谁,我想。这个你,接受的我是一个具体的存在,真实地触摸过我,知道我皮肤的温度;这个你,熟悉我微小的体征,红*的胎记,手臂留下的不会消失的伤痕;这个你,记得手指穿过我发间时的柔软,还有那些缠绕在指尖的纠结

这时的塞纳河,河边堤岸,哪一处不是景? 看了满眼的香艳,转过头来就是著名的旧书摊,如果有时间有兴致,在这里就能消磨整整一个下午。一家一家地逛,各个时代各种文字的二手书,黑猫咖啡店的老招贴画,*的明信片,还有音乐书籍和碟片。看不懂也是不要紧的,享受的是一份从容和自由,静静地浏览,轻轻地翻阅,不用担心书摊的主人,他正坐在树下盯着那个红衣女郎发呆呢,没有人会催促你,在耳人,他正坐在树下盯着那个红衣女郎发呆呢,没有人会催促你,在耳边聒噪。于是,你就有了一些恍惚和一些臆想,手里拿的是什么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此刻的角*,独自在塞纳河边触摸这些旧书,想象着巴黎有过的那些有名的人物,也许某一个人就曾站在同一个位置阅读过同一本书。

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那个时候的美国文艺青年都成群结队地往巴黎跑,美国诗人哈里•克罗斯比有段话大概能做一个解释: 红*的连锁小店,汽车加油站,卫生间,向右行的路标,俗艳的广告,到处是蜂拥的汽车,像一具腐尸上爬满了蠕虫。弥漫着一种清淡的空虚气氛,一种挫折感,虚幻的清醒感,一大堆无足轻重的事和一大群可有可无的人。 这是一战结束后让美国青年厌恶和窒息的美国社会,如果不加注释,我也可以将它解读成我正置身于其中的*当代社会。不同的是,上个世纪的美国人还有一个巴黎可去,现在的我们呢,大概就只能去大理和丽*了。

有小小的得意之情漫上心来,你暗想,这些真是游巴黎的新手啊!那小小的得意是因为你已经开始一点点地进入巴黎的内核了。对巴黎,虽然你不能像爱亲人一样的来爱她,但从爱上星期天的巴黎开始,你想,至少能和巴黎分享一份恬淡的情谊了。

标签: 屋顶 经典语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book/3k37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