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泊岳阳楼下杜甫*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泊岳阳楼下杜甫*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泊岳阳楼下杜甫*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20.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一联。 )

21.本诗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回答】

20.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从而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21.

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的内容,《泊岳阳楼下》仅用“留滞”“艰危”二词分别略作点染;《登岳阳楼》则以年老病弱、亲故凋零、漂泊异乡具体写境遇之困顿,又以关山之北兵戎未息写时局之动荡,从而表达对艰危时局的深深忧虑。

异:《泊岳阳楼下》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料,但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登岳阳楼》虽在自身境遇困顿不堪中仍不减忧国忧民之热肠,但诗中无论是“昔闻”“今上”之感慨,还是年老漂泊之感伤以及时局*之感叹,都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只能凭轩远望,涕泗横流。

【解析】

2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一联”,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的角度“意境”。首先圈出诗句中的意象,如“风”“浪”“舟”“雪”“灯”,再抓意象的特点,风是岸边来风,因有风,浪花翻涌,雪花飘飞,灯是寒灯,整个画面透出一股萧瑟凄凉的意味。再联系诗歌的题目“泊岳阳楼下”,可见诗人羁旅在外,处境加景象,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鉴赏题,鉴赏的对象是“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考生首先应明确鉴赏语言的角度,然后再针对涉及的诗句进行逐句分析。鉴赏的角度有:修辞角度、感官角度、写景角度、遣词造句角度、描写角度等。本题在题干中已经明确了鉴赏的角度——意境营造。“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浪,小船上*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冷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2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诗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的情感要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本题还要注意答题的模式,要把异同的内容分开回答。《泊岳阳楼下》这首诗主要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创作背景应该从“大历三年(768)冬”推出,安史之乱发生于756年,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也给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这点也反映到杜甫的诗歌当中,从“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一句可以看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很失落的。也是很迷茫的。因为他说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安史之乱后的现实并未改变杜甫的忠君恋阙的心,但也流露出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前途未卜,不知何去何从。其次,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炼字,他很讲究对仗,“*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的对仗十分工整,其中“翻”和“洒”字用的也十分贴切。最后,杜甫在此诗中还用了典故,就是 “鲲鹏”,他引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不可预料。整首诗歌以豪景与壮志衬托出豪迈基调,又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要注意题干中“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这一要求,这是一道比较阅读题,比较的点是“思想感情”,答题的内容是“异同”,考生要抓住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对作者杜甫的了解进行答题。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26949o.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