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再过金陵①【唐】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再过金陵①【唐】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再过金陵①【唐】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金 陵 怀 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③渚,日斜征虏亭④。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③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冶西北。④征虏亭:东晋征虏将*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1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景物描写的不同之处。

14.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回答】

13.不同点:景*不同、手法不同。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诗歌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拟人化,写*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刘诗写的是春天清晨和傍晚的景*,清晨的*边,早潮上涨淹没了冶城的洲渚,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蔡洲上的一片新绿惹人眼。诗歌运用对比手法,首联用昔日吴国的雄图霸业(冶城)以及东晋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征虏亭)与眼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潮满、日斜)形成对比;颔联将今日蔡洲的新绿和昔日幕府山上的袅袅青烟形成对比,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

14.①情感:包诗抒发了作者对*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思想: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②情感:刘诗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感叹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殆尽了。思想:借古讽今——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勿沉溺在声*享乐之中,步六朝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解析】

13.

试题分析:此题分析“景物描写的不同之处”。景物描写的不同可以从景物描写的内容、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的技巧和角度等方面分析。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刘诗写的是春天清晨和傍晚的景*,清晨的*边,早潮上涨淹没了冶城的洲渚,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蔡洲上的一片新绿惹人眼。所用的手法也不同。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诗选材即景抒情的两首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诗歌,形式较新。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不同的分析,同一作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景物描写特点各不相同。答题步骤先分别概括两句景*特点,然后分别具体分析两句诗所表现的的具体景*及特点,分析所用的手法。如包诗歌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拟人化,写*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刘诗运用对比手法。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分别分析两首诗的情感和思想。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内容分析,如包诗“*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借古讽今,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nqpmg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