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秋,杜甫晚年流寓夔州,写下此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6.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

17.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回答】

16.这两句通过描写傍晚时分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的情景,勾勒出一幅寂静清冷的乡村日暮图。渲染傍晚冷清的气氛,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

17.

(1)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园)的怀念之情,凄清的月夜流寓他乡的诗人发出了“*山非故园”的感慨,表达了对远离的故园的无比怀念与愁绪。

(2)抒发了暮年济世渺茫(或孤老寄居他乡)的悲凉之感。尾联用“何须”来自我安慰,孤灯照白发,哪怕灯芯结花却也冲淡不了晚年流离的凄苦悲凉之感。

【解析】

试题分析:

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首先描绘画面,然后再概括图景特点。黄昏时分,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静的景*:“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牛羊下来久”句中仅著一“久”字,使人自然联想起山村傍晚时的闲静;而“各已闭柴门”,则使人从阒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描写。试题类型: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该题考核诗歌画面及其作用。

17.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态度的鉴赏能力。结合注释,知人论世解读诗句,我们不难发现:首联寂静、清冷的乡村图景,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怀亲之情;颔联一“自”一“非”,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颈联从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迟暮之感。尾联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济世既渺茫,归乡又遥遥无期,因而尽管面前灯芯结花斑斓繁茂,似乎在预报喜兆,诗人不但不觉欢欣,反而深感烦恼,“何须”一句,说得幽默而又凄惋,表面看来好像是宕开一层的自我安慰,其实却饱含**的眼泪和痛苦的叹息。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示】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该题从关键词“头白”“ 何须”入手分析情感。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oy2eqe.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