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谷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重阳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花开。百年将半仕三已①,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重阳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花开。百年将半仕三已①,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重阳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花开。百年将半仕三已①,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重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花开。

百年将半仕三已①,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②来剥啄③,一从乌帽④自欹⑤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①已:停止。②白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③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④乌帽:即乌纱帽,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⑤欹:倾斜。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绪,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16.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回答】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年老鬓白、光*荏苒的哀叹之感,艰难不遇、仕途不通的怨愤之情,路途遥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绪,缺少知音,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

16.(1)用典故,“东篱”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深化了主题。(2)借景抒情,借菊花未开,表达了心情的寥落,借暮鸦的鸣噪,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抒发诗人悲戚之情。(3)对比,将诗人门前的冷落与达官显宦身边的热闹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处境的窘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标题、作者、注释及关键词句分析作答。“惊心两鬓华”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东篱空绕”“仕三已”表现的是仕途不顺的怨愤之情;“岂有”“一从”表现的是诗人对路途遥远、身处窘境的抑郁不平之情;“独坐”“萧萧”表现出了诗人无人来访、门庭冷落的悲凉之慨。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知识,结合着具体诗句及关键词,从运用的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答。“东篱”“门柳萧萧噪暮鸦”等关键词表明诗歌运用了历史典故和对比及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然后再答出其表达效果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古代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此外,还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衬托(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zhongwengu.com/exercises/zgwnm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